
職場上遇到小人同事真的是讓人很頭痛的事情,明明大家都在認真工作,偏偏就是有人喜歡在背後搞小動作。這種人通常表面跟你很要好,私下卻到處說你壞話,或是搶功勞、推責任,讓人防不勝防。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際會遇到的狀況,還有該怎麼應對才不會讓自己吃悶虧。
首先,我們來看看小人同事常見的幾種行為模式:
行為類型 | 具體表現 |
---|---|
背後捅刀型 | 當面說好話,轉身就跟主管打小報告 |
搶功勞型 | 把團隊成果說成自己一個人的功勞 |
裝可憐型 | 故意在同事面前表現得很委屈,博取同情 |
挑撥離間型 | 在不同同事之間傳話,製造誤會和矛盾 |
推卸責任型 | 出事的時候第一個撇清關係,把錯都推給別人 |
遇到這些狀況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不要當場發作。建議可以這樣做:第一,所有重要的工作溝通都用email或通訊軟體留下紀錄,這樣對方就沒辦法事後否認或扭曲你的話。第二,在公開場合適時地為自己發聲,比如開會時如果有人想搶功勞,可以用「我們團隊上次一起完成了…」的方式,不著痕跡地強調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另外,小人同事最愛的就是私下傳話,所以千萬不要在辦公室跟任何人抱怨工作或同事,因為你不知道這些話會不會被加油添醋傳出去。如果真的需要抒發情緒,找辦公室以外的朋友聊會安全很多。還有一招很實用,就是學會用「微笑點頭法」,當對方又在說些陰陽怪氣的話時,只要微笑點頭然後轉移話題,既不撕破臉也不讓對方有機會繼續發揮。
最後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遇到小人同事就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與其花太多心思跟他們周旋,不如把時間用在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上。畢竟職場上最終還是看實力說話,當你的能力越強,這些小動作對你的影響就會越小。而且主管們其實都看得出來誰在認真做事、誰在搞小團體,只是有時候暫時不說破而已。
職場小人同事最愛在什麼時候捅你一刀?這個問題想必讓很多上班族心有戚戚焉。在辦公室混久了就會發現,有些人表面跟你稱兄道弟,背地裡卻總愛搞小動作。今天就來聊聊這些「職場刺客」最愛下手的時機,幫大家提前防範!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專案收尾階段」。當你熬夜加班把案子做到九成九,眼看就要交件領功勞時,小人同事就會突然跳出來「補充建議」,在主管面前暗示你漏了哪些細節。更狠的還會偷偷跟客戶說「這個部分原本應該要做得更好」,讓你前面所有努力都變成他的墊腳石。
再來就是「年度考核期間」。平時裝得跟你很要好的人,這時候就會開始在茶水間「不經意」地跟主管聊起你的小失誤。更經典的是當你請假的時候,他們會特別活躍地接手你的工作,然後故意在關鍵環節出包,讓主管覺得「還是某某某比較可靠」。
捅刀時機 | 常見手法 | 真實案例 |
---|---|---|
專案收尾階段 | 突發補充建議、背後跟客戶咬耳朵 | 明明是你寫的報告,他卻說「數據我也有幫忙確認」 |
年度考核期間 | 放大你的小失誤、搶功勞裝認真 | 你請病假時他自告奮勇接手,結果搞砸還推給你 |
部門聚餐場合 | 假裝喝醉爆你料、製造尷尬話題 | 「聽說你上次那個客戶很不滿意齁?」當眾讓你難堪 |
還有一個超陰險的時機是「部門聚餐」。幾杯黃湯下肚後,這些人就開始「酒後吐真言」,說什麼「其實我覺得某某某上次那樣處理不太妥當」,或是故意在大家面前問你尷尬問題。最可怕的是他們事後還會裝無辜:「啊我喝醉了亂講話啦~」讓你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新人也特別容易成為目標,尤其是「試用期快結束」的時候。有些資深同事會假裝好心教你,其實都在挖坑給你跳。等你出包了,他們馬上跳出來跟主管說「我早就提醒過他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更過分的是會故意給你錯誤資訊,等你搞砸了再來收拾殘局,顯得自己很能幹。
為什麼有些同事特別愛當辦公室小人?原來背後有這些原因…
大家上班一定遇過那種愛打小報告、背後捅刀的同事,明明工作已經夠忙了,還要應付這些辦公室小人,真的會讓人很心累。其實這些人會這樣做,通常不是沒有原因的,讓我們來看看幾種常見的類型跟他們的心態。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自卑轉自大型,這種同事通常能力普普,但又不甘於被忽略,所以會用踩別人來凸顯自己。他們最愛在主管面前說「某某案子其實都是我做的」、「那個誰上班都在滑手機」,透過貶低同事來獲取存在感。再來是權力飢渴型,這種人把辦公室當成宮鬥劇在演,覺得掌握同事的把柄就能獲得話語權,甚至會故意設陷阱讓人跳。
類型 | 特徵 | 常用招數 |
---|---|---|
八卦王 | 消息靈通愛傳話 | 把A講的話加油添醋傳給B |
馬屁精 | 對上卑對下亢 | 搶功勞、推責任一把罩 |
假面好人 | 表面熱心背地捅刀 | 假裝幫忙實際挖坑 |
還有一種更讓人頭痛的是慣性受害者型,他們永遠覺得自己被針對、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會用「反擊」當理由來攻擊同事。這種人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我也不想這樣,但是…」,把責任都推給別人。辦公室政治之所以複雜,就是因為每個小人背後都有一套自以為合理的邏輯,他們可能根本不覺得自己在做壞事,反而覺得是「必要的生存手段」。
環境因素也很重要,有些公司文化就是鼓勵打小報告,主管喜歡聽八卦,自然會養出一堆愛搬弄是非的員工。特別是當公司升遷制度不透明時,更容易讓同事間互相猜忌,變成惡性競爭。還有人是因為過去吃過虧,所以變得「先下手為強」,這種防衛心態一旦過頭,就會開始傷害無辜的同事。
職場上最怕遇到表面笑嘻嘻、背後捅刀的小人同事,如何分辨誰是團隊中的小人同事?其實從日常相處的細節就能看出端倪。這些人不見得會明目張膽使壞,但總有些行為模式特別讓人覺得「毛毛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觀察重點,幫你提前避雷。
首先要注意的是「雙面人行為」,這種同事最愛在主管面前裝乖寶寶,轉頭就跟其他同事抱怨東抱怨西。他們通常會用「我跟你說個秘密…」當開頭,其實是想套話或散播謠言。另外也要留意那些「功勞搶第一,責任推乾淨」的類型,開會時總把「我們團隊」掛嘴邊,出包時立刻變成「他當初沒跟我確認」。
小人特徵 | 具體表現 |
---|---|
愛打小報告 | 常私下向主管匯報同事疏失,但當面又裝沒事 |
挑撥離間 | 傳話時加油添醋,A說的話轉述給B時會多些負面內容 |
見風轉舵 | 對有權勢的同事特別熱情,對菜鳥或邊緣人就愛理不理 |
裝無辜 | 明明是自己搞砸,卻能一臉委屈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
再來是觀察他們的「社交模式」,小人同事通常有固定套路。比如聚餐時總要坐主管旁邊,卻對服務生態度很差;或是明明工作能力普通,卻特別熱衷參加各種公司活動刷存在感。更明顯的是他們對「資訊掌控」的執著,會刻意攔截重要訊息不讓特定同事知道,等出事再假裝好心提醒。
最後要提防那些「情緒勒索高手」,他們最會用「我把你當自己人才說…」來包裝惡意言論,或是用「大家都這樣覺得」來施壓。如果你發現某位同事特別常私下找你「聊心事」,內容卻都在批評其他人,那就要提高警覺了。記住,真正的團隊夥伴會當面溝通問題,而不是在背後搞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