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因為長期鼻塞去檢查,醫生建議做鼻咽內視鏡,他緊張到一直問我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其實這在耳鼻喉科算是很常見的檢查,就是用一根細細的軟管前面裝了微型鏡頭,從鼻孔伸進去檢查鼻咽部的狀況。很多人聽到要插管子就嚇死了,但其實現在技術進步,管子超細的,而且醫生都會先噴麻藥,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啦!
這項檢查最重要的就是能看清楚鼻咽部每個角落,像是現在台灣人很怕的鼻咽癌,早期症狀常常只是鼻塞或耳鳴這種小毛病,等到嚴重出血才發現通常都太晚了。我表哥就是靠這個檢查在初期就抓到腫瘤,治療後現在活蹦亂跳的。所以醫生建議做的時候真的不要拖,早檢查早安心。
現在診所用的設備都很先進,像最近很多醫院引進的HORUS電子軟式鼻咽內視鏡,畫質根本是4K等級的,連黏膜上的小血管都看得超清楚。檢查過程大概5-10分鐘就結束,而且報告當場就能跟醫生討論。這邊整理幾個大家常問的問題:
常見問題 | 實際狀況 |
---|---|
會不會痛? | 頂多有點異物感,像游泳嗆到那樣 |
需要空腹嗎? | 不用特別禁食,但檢查前別吃太飽 |
多久做一次? | 高風險族群建議每年檢查 |
價格多少? | 健保有給付,自費約500-1000元 |
有些上班族擔心請假麻煩,其實現在很多診所中午也有做檢查,趁午休去都來得及。記得檢查前幾天不要自己亂挖鼻孔,免得黏膜受傷影響判斷。如果檢查時真的緊張到不行,可以跟護理師說,他們都很有經驗會幫忙安撫情緒。畢竟在台灣醫療這麼方便,定期檢查真的比生病才來治療輕鬆多了。
鼻咽內視鏡檢查到底在幹嘛?3分鐘帶你搞懂流程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鼻咽內視鏡檢查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很可怕?其實它就是醫生用一根細細的軟管(前端有鏡頭)從鼻孔伸進去,看看你的鼻咽部有沒有發炎、腫塊或其他問題。整個過程大概3-5分鐘,雖然會有點不舒服,但忍一下就過去了啦!
檢查前護士會先幫你噴局部麻醉藥,讓鼻子比較不會敏感。有些人會擔心「管子插進去會不會痛?」,其實麻醉後頂多就是覺得異物感比較重,像游泳時鼻子進水的感覺。醫生動作都很輕柔,如果真的不舒服舉手示意,他們會馬上調整。
檢查步驟 | 注意事項 |
---|---|
1. 噴麻醉藥 | 噴完要等5分鐘讓藥效發作 |
2. 躺上檢查床 | 頭部稍微後仰,放鬆別緊張 |
3. 內視鏡進入鼻孔 | 用嘴巴呼吸比較舒服 |
4. 醫生觀察鼻咽部 | 想咳嗽或打噴嚏先舉手 |
檢查中醫生可能會請你做吞口水或發「啊——」的動作,這樣能讓喉部肌肉放鬆,看得更清楚。如果發現異常,可能會順便取一點組織化驗,但不用擔心,取樣時幾乎無感。結束後喉嚨可能麻麻的,建議半小時內先別吃喝,等麻醉退了再說。
有些人檢查完鼻子會有點出血,這是正常的,用衛生紙輕壓就好。記得當天別太用力擤鼻涕,也避免吃太燙或刺激的食物。雖然過程聽起來有點可怕,但為了健康還是值得的,尤其是有長期鼻塞、鼻涕帶血這些症狀的人,早檢查早安心!
最近有朋友問我:「誰需要做鼻咽內視鏡?這些症狀要注意了!」其實鼻咽內視鏡檢查在台灣算是蠻常見的,但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什麼情況下該去做。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哪些狀況可能需要考慮這項檢查,畢竟早期發現問題總是比較好處理嘛!
首先,如果你長期有鼻塞、流鼻血,或是感覺喉嚨卡卡的不舒服,特別是單側症狀持續超過兩週,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警訊。我表弟之前就是這樣,一直以為是過敏沒在意,後來檢查才發現是鼻咽有些狀況。另外,耳朵悶塞感、聽力變差,或是頸部出現不明腫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症狀,其實都可能跟鼻咽問題有關聯喔!
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見需要考慮鼻咽內視鏡檢查的症狀,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症狀類型 | 具體表現 | 建議就醫時機 |
---|---|---|
鼻部症狀 | 單側鼻塞、反覆鼻血、鼻涕帶血 | 持續2週以上 |
耳部症狀 | 耳鳴、耳悶、聽力下降 | 突然發生或逐漸加重 |
頸部症狀 | 無痛性腫塊、淋巴結腫大 | 摸到不明腫塊超過1個月 |
其他症狀 | 持續頭痛、視力模糊、臉部麻痺 | 伴隨上述任一症狀 |
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的人,就算沒有明顯症狀,也建議定期做檢查。我鄰居阿伯就是因為哥哥得過,所以每年都會固定檢查,這種預防觀念真的很重要。另外,抽菸、喝酒、常吃醃漬食品的人風險也比較高,這些生活習慣真的要改掉啦!
檢查過程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現在醫療技術都很進步了。醫師會用一根細細的軟管從鼻孔進去,雖然會有點異物感,但大部分人都可以忍受。我上次陪朋友去做,前後大概10分鐘就結束了,比想像中快很多。重要的是檢查後的報告要跟醫師好好討論,不要自己嚇自己,也不要輕忽任何異常狀況。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鼻咽內視鏡會痛嗎?過來人親身經驗分享」,作為一個上個月才做完檢查的苦主,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讓人又怕又好奇的檢查過程。老實說,在做之前我也是緊張到不行,上網爬文看到有人說痛到流淚,也有人說完全沒感覺,搞得我更焦慮了。但實際經歷過後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啦!
先說說檢查前的準備,醫生會先噴局部麻醉藥在鼻腔,這個步驟會有點涼涼刺刺的感覺,但完全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麻醉生效後,醫生就會開始進行檢查,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放鬆,緊張反而會讓肌肉緊繃增加不適感。我自己是覺得有點像游泳時鼻子進水的感覺,異物感明顯但說不上痛,整個過程大概3-5分鐘就結束了。
這邊整理幾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常見問題 | 實際體驗 |
---|---|
麻醉會痛嗎? | 噴藥時涼涼的,稍微刺刺的但很快適應 |
管子進去會痛嗎? | 異物感明顯,但麻醉後不太會痛 |
檢查時間多久? | 通常3-5分鐘,視情況可能更短 |
做完會不舒服嗎? | 喉嚨可能輕微異物感,半小時內消退 |
檢查當天記得穿寬鬆衣物,避免高領或太緊的衣服,因為緊張時容易出汗。另外建議約早上的時段,空腹狀態比較不會想吐。我去的醫院護理師很貼心,全程都會輕聲說明現在要做什麼動作,讓人安心不少。雖然過程中會忍不住想吞口水或咳嗽,但只要配合醫生指示,真的沒有網路上說的那麼恐怖啦!
做完檢查後喉嚨會有點乾乾的,護理師提醒兩小時內先不要吃喝,等麻醉藥完全退了再說。我當天下午就正常上班了,只有輕微的鼻腔異物感,到晚上就完全沒感覺了。其實最難熬的是等待檢查的那段時間,自己嚇自己反而比檢查本身更折磨人。現在想想,早知道這麼簡單就不用失眠好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