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原來我們每天用的「西東北南」方向概念,在數位世界裡也有相對應的應用場景。從社群軟體到系統設定,這些方位詞不知不覺就融入了科技生活中。

先說說Facebook這個大家每天都會打開的APP吧,你知道嗎?它的訊息功能就像是指南針一樣,幫我們把社交關係分門別類。有時候在Windows 11上登入遇到問題,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陌生城市迷路,明明知道目的地在哪卻找不到正確方向。這時候不妨試試看這些步驟:

問題類型 可能原因 解決方向
登入失敗 系統相容性問題 檢查更新
訊息無法傳送 網路連線不穩定 重啟路由器
影片無法播放 快取累積過多 清除瀏覽資料

說到影片連結,有時候想分享臉書上的影片給朋友,卻發現網址複雜得像在解謎。這時候就需要像探險家一樣,從「西東北南」各個角度嘗試不同的方法。有人會用開發者工具找直連網址,也有人會選擇第三方下載器,就跟選擇行進路線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方式。

最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不少人在問怎麼徹底移除Windows 11上的Facebook應用。這讓我想起以前用電腦時,總是要在控制台裡東翻西找,像在陌生街區找路一樣。現在系統設計得更直覺了,但還是有很多人會卡在權限設定的環節,就像拿著地圖卻看不懂圖例。

這些數位工具的使用經驗,其實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辨認方向很像。有時候需要多方嘗試,有時候則要停下來確認自己所在的位置。不管是解決技術問題還是規劃旅行路線,「西東北南」的概念總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

西東北南

西東北南怎麼分?台灣人最常搞混的方位問題

每次跟朋友約見面,最常聽到「啊那個在西北邊啦」、「不是啦是在東南角」,結果兩個人根本在講不同方向!台灣人真的很容易把東西南北搞混,尤其是路痴體質的朋友,連看地圖都會把手機轉來轉去對方向。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辨位技巧,讓你下次約人不再「方向障礙」發作。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首先最簡單的就是記住太陽的位置,早上太陽在東邊、傍晚在西邊,這招在戶外超好用。不過要注意台灣夏季太陽會偏北、冬季偏南,所以季節不同要稍微調整一下判斷基準。再來可以觀察建築物的特色,像是台北101在信義區的東側,高雄85大樓則是在西子灣的西北方,把地標當成參考點就不容易迷路啦!

方位 辨識技巧 常見地標參考
日出方向、基隆嶼 台北南港、花蓮海岸
西 日落方向、淡水河出海口 台中港、高雄西子灣
冬季太陽位置、恆春半島 屏東墾丁、台南安平
夏季太陽位置、陽明山 台北士林、新北淡水

平常騎機車或開車的時候,建議養成看路牌的好習慣。台灣多數道路的門牌號碼都是東大西小、北大南小,像是忠孝東路一段往西會變成忠孝西路,中山北路往南會接中山南路。另外手機的指南針功能記得要定期校正,不然在都市裡容易被建築物干擾導致方向錯亂。捷運站裡的方位標示也很清楚,通常會用顏色區分不同出口的方向。

說到迷路經驗,最有名的就是台北車站的地下街迷宮了吧!明明要去西區出口,結果走到東區的K區還渾然不覺。這時候記得找牆上的「西」、「東」標誌,或是直接問站務人員比較快。台灣很多景點的指標系統其實做得很完善,只是大家常常忽略那些小小的方位標示。下次出門前先研究一下地圖的方位,慢慢培養方向感就不會老是搞混東西南北啦!

為何台灣人講方向愛用『西東北南』而不是東西南北?

每次問路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台灣人很常說「往西東北南方向走」,而不是我們課本上學的「東西南北」?這個有趣的現象其實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和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台灣人講方向時習慣以自身位置為中心點,先講左右再講前後,這種說法更貼近日常生活的直覺判斷。

台灣是個海島,地形南北狹長,西部是主要發展區域,東部則多山。這種地理特性讓台灣人在描述方向時,會先以「西邊」作為基準點,因為大多數城市和道路都是往西發展。比如台北人要去基隆,會說「往北走」;但高雄人要往墾丁,就會說「往南走」。這種以實際方位為主的說法,比抽象的「東西南北」更直觀。

常用說法 使用情境 例子
西東北南 日常問路 「那個夜市在西東方向」
東西南北 正式場合 「請往東南方前進」
左右前後 即時指引 「下個路口左轉」

另外一個原因是台灣的街道規劃。很多老城區的街道不是正東西或正南北走向,而是順著地形或早期聚落發展。像台南的老街就常常歪歪斜斜的,這時候用「往西東北南」這種相對方向反而比絕對方向更容易理解。老一輩的台灣人尤其習慣這種說法,他們會根據太陽位置或地標來判斷方向,而不是死背方位。

這種方向說法也反映出台語的影響。在台語裡,「西東」(sai-tang)比「東西」(tang-sai)更常被使用,這種語言習慣自然就帶到國語的用法中。而且台灣人很注重實際應用,與其記住抽象的方位,不如直接說「往那個有7-11的方向走」來得實在。這種務實的態度也體現在方向用語上,怎麼方便怎麼說,不會太拘泥於標準說法。

西東北南

新手必看!如何快速記住西東北南的順序技巧,這篇要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記憶口訣,讓你不再搞混方向。特別是剛學開車或騎車的朋友,常常在導航時聽到「請往東行駛」就瞬間當機,其實只要掌握這些小技巧,方向感再差也能輕鬆記住!

首先最經典的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個口訣,搭配地圖的標準擺放方式,立刻就能對應出方位。不過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太抽象,這時候可以用身體來記憶:把雙手平舉成十字,正面朝北時,右手就是東、左手就是西,背後自然就是南囉!這個方法在戶外實際辨認方向時特別好用。

再來分享一個台灣人愛用的諧音記憶法:「西東北南」可以記成「洗頭很煩」,是不是突然就親切起來了?或者用「西北東南」記成「西伯利亞」的開頭,雖然不完全一樣,但這種誇張的聯想反而更容易記住。下面整理幾個常見的口訣對照表:

方位順序 記憶口訣 聯想方式
西東北南 洗頭很煩 諧音記憶法
西北東南 西伯利亞 地名聯想法
北南西東 背難洗凍 天氣變化聯想

如果是視覺型學習者,可以試著畫一個十字,在四個端點分別標註方位,然後每天看幾次。有個小技巧是觀察太陽位置,在台灣,早上太陽在東邊、下午在西邊,中午前後太陽偏南(北半球特性),這樣就能用日常經驗來輔助記憶。另外手機指南針APP也是很好的練習工具,隨時打開來對照實際環境和方位,久了自然就會熟悉。

最後要提醒的是,台灣的街道規劃其實藏有方向玄機!以台北為例,東西向道路多用「路」、南北向多用「街」,像是忠孝東「路」就是東西向,而中山北「路」則是南北向。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這個小知識在迷路時說不定能派上用場。記得多結合生活周遭的線索,方向感就會越來越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