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裝潢房子時,發現窗戶尺寸圖真的超級重要!很多朋友都會忽略這個小細節,結果買回來的窗簾不是太長就是太短,連冷氣安裝師傅來看現場時都傻眼。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窗戶尺寸規格,讓你在規劃時能更得心應手。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常見的窗型主要分為三種:橫拉窗、推開窗和固定窗。每種窗型的尺寸都有些微差異,建議量測時要特別注意窗框內緣的實際可用空間。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窗型 常見寬度(cm) 常見高度(cm) 適用空間
橫拉窗 90-180 120-150 客廳、臥室
推開窗 60-90 90-120 浴室、廚房
固定窗 30-60 30-60 採光天窗、氣窗

在實際測量時,記得要準備捲尺和筆記本,最好能畫個簡單的窗戶尺寸圖標註清楚。先從窗框內側量起,通常要量上、中、下三個位置的寬度,以及左、中、右三個位置的高度,取最小值作為基準。因為台灣的老房子常常會有窗框歪斜的問題,這樣量才不會出錯。

如果是想要更換窗戶或安裝新窗簾,還要特別注意窗戶與牆面的關係。例如有些大樓的落地窗會做內凹設計,這時候窗簾盒的深度就要另外計算。我朋友上次就是沒注意到這點,結果訂做的羅馬簾裝上去才發現會卡到窗框,整個浪費錢又得重做。

另外現在很多建材行都有提供免費的丈量服務,但建議還是自己先畫好窗戶尺寸圖再去諮詢。畢竟師傅量得再準,也比不上你自己清楚家裡的實際狀況。特別是那種特殊造型的八角窗或圓弧窗,更要仔細記錄每個轉角的角度和長度。

窗戶尺寸圖

窗戶尺寸圖怎麼看?5分鐘教你快速看懂設計圖

最近在裝潢新家,看到設計師給的窗戶尺寸圖整個頭很痛嗎?別擔心,其實看懂窗戶尺寸圖沒你想的那麼難!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快速掌握這些專業圖面的重點。首先要知道,窗戶尺寸圖通常會標示三種重要資訊:窗戶的寬高尺寸、開啟方向和材質標註,只要抓住這幾個關鍵點,你也能輕鬆跟設計師溝通不卡關。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窗戶尺寸圖上最顯眼的就是那些數字標註了,通常會用「寬度x高度」的方式表示。比如標示「90x120cm」就表示這個窗戶寬90公分、高120公分。有些設計圖會用W代表寬度、H代表高度,記得對照圖例確認。另外要注意的是,尺寸標註的位置可能在不同設計圖上會有點差異,有些會標在窗框外側,有些則會標在窗扇上,這點要特別留意。

常見標示 代表意義 範例說明
W x H 寬度x高度 90x120cm
F 固定窗 無法開啟
C 推開窗 向外推開
S 滑動窗 左右滑動

窗戶的開啟方向也是尺寸圖上很重要的資訊,通常會用箭頭或英文代號表示。像是「C」通常代表推開窗,「S」是滑動窗,「F」則是固定式不能開啟的窗戶。有些設計圖會用虛線表示窗扇開啟的方向,實線則是固定框的位置。如果你看到圖上有雙向箭頭,那很可能是指這個窗戶可以雙向開啟,記得要跟設計師確認實際的開合方式。

材質標註雖然不是每張尺寸圖都會有,但如果有的話通常會用簡寫或圖例說明。最常見的就是「AL」代表鋁窗、「W」是木窗、「PVC」就是塑鋼窗。有些比較詳細的設計圖還會標註玻璃厚度,像是「5mm清玻」就是指5毫米厚的透明玻璃。這些細節雖然看起來很專業,但其實只要對照圖例說明,慢慢看就能理解設計師想表達的意思。

裝潢新手必看!窗户尺寸圖到底要標註哪些重點?這可是攸關日後採光、通風和家具擺設的關鍵,搞錯尺寸可是會讓師傅翻白眼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超實用的標註技巧,讓你的裝潢過程更順利~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窗戶開口尺寸」,記得要量「淨尺寸」喔!也就是實際可以使用的空間,千萬別把牆壁厚度也算進去。通常要標註寬度、高度,還有離地高度,這樣師傅才知道窗戶要裝在哪個位置。如果是特殊形狀的窗戶,像是圓形或拱形,還要特別標註半徑或弧線的尺寸。

再來就是「窗框材質與厚度」,這個超容易被忽略!不同材質的窗框(鋁窗、木窗、塑鋼窗)厚度都不一樣,會影響到實際安裝的空間。建議可以這樣記錄:

標註項目 範例數值 備註
窗戶淨寬 120cm 不含窗框
窗戶淨高 150cm 不含窗框
離地高度 90cm 從地板到窗台
窗框厚度 8cm 鋁框實際厚度
牆面厚度 15cm 影響窗框安裝深度

另外要特別注意「開窗方向」,這關係到窗戶打開後會不會卡到傢俱或牆壁。記得標註是左開、右開、上開還是下開,最好連把手位置都畫出來。如果是推拉窗,就要註明軌道長度和滑動方向。這些小細節沒標清楚,等裝好才發現窗戶打不開就尷尬啦!

最後提醒大家,量尺寸時一定要用雷射測距儀或至少要用金屬捲尺,布尺容易有誤差。量完記得拍照存證,最好在牆上用粉筆做記號,這樣師傅來現場施工時才不會搞錯。這些都是過來人的血淚經驗,希望對正在裝潢的朋友有幫助~

窗戶尺寸圖

為什麼我的窗簾老是裝不好?原來是沒看懂尺寸圖

每次自己裝窗簾都覺得很崩潰對吧?明明量好尺寸了,買回來卻發現不是太短就是太寬,要不然就是軌道裝歪整個歪七扭八。其實啊,很多時候問題就出在沒搞懂窗簾尺寸圖的那些小細節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被忽略的重點,保證下次裝窗簾一次就成功。

首先要注意的是窗簾的「完成尺寸」和「實際尺寸」差很多喔!像是我朋友阿明上次就踩到這個雷,他量窗戶寬度是150公分,就直接買標示150公分的窗簾,結果裝上去發現根本遮不住。原來窗簾標示的尺寸是布料未打褶的原始寬度,實際掛起來會因為打褶而縮水約1/3。所以買窗簾時要記得這個簡單公式:

窗戶實際寬度 建議窗簾寬度
100公分 150公分
120公分 180公分
150公分 225公分

再來就是很多人會搞混的「高度」問題。窗簾不是從天花板量到地板這麼簡單喔!要考慮到軌道或羅馬桿的安裝位置、窗簾環的高度,還有你想要的離地距離。一般建議窗簾底部離地約2-3公分最剛好,不會拖地弄髒,也不會看起來太短很突兀。如果是做落地窗簾,記得要把這個距離加進去,不要傻傻地只量天花板到地板的距離。

最後要提醒大家,不同類型的窗簾算法也不一樣。像是羅馬簾要看收起來時的高度,捲簾要考慮管徑大小會影響實際遮光範圍。買之前一定要把家裡的窗戶拍照存證,跟店家確認清楚再下單,才不會花冤枉錢又受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