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裝修都在問浴室平面圖要怎麼規劃,其實浴室雖然空間不大,但動線跟收納真的超重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浴室平面圖設計重點,讓你家的浴室不只美觀還超好用!

首先講講最基本的動線規劃,一般來說洗手台會放在最外側,這樣早上刷牙洗臉才不會擋到要用馬桶的人。淋浴區最好做在靠窗的位置,通風比較好才不會發霉。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浴室尺寸給大家參考:

區域 最小建議尺寸 舒適尺寸
洗手台區域 60cm寬 80-100cm寬
馬桶區域 75cm寬 90cm寬
淋浴間 80x80cm 90x90cm

如果是小浴室想省空間,可以考慮把洗手台做窄一點,或是選用壁掛式馬桶。現在很流行的乾濕分離設計,在平面圖上記得要把淋浴區的地面做低1-2公分,這樣水才不會流得到處都是。

再來講收納部分,浴室平面圖上一定要預留足夠的收納空間。洗手台下方做抽屜櫃超實用,可以放吹風機跟備用衛生紙。牆面也可以規劃壁龕或層板,放沐浴用品才不會讓浴室看起來很亂。有些設計師會建議在淋浴區角落做三角形層架,這樣洗澡時拿東西超方便。

最後提醒大家,畫浴室平面圖時要記得留維修孔的位置。特別是管道間附近,萬一漏水才不用把整間浴室拆掉。現在很多新建案浴室都做得很小,但其實只要平面圖規劃得好,2坪大的浴室也能做到乾濕分離還有浴缸呢!

浴室平面圖

浴室平面圖怎麼畫?新手DIY必學5步驟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浴室翻新要從哪開始?」其實畫好平面圖就是成功的一半啦!自己動手畫不會很難,只要掌握幾個重點,連裝潢新手都能輕鬆搞定。今天就來分享超實用的繪製技巧,讓你不用花錢請設計師也能規劃出完美浴室。

首先準備工具很簡單,一支筆、方格紙或電腦繪圖軟體就夠了。建議先用紙本練習,比較容易修改。開始畫之前記得拿捲尺把浴室每面牆的長寬量清楚,特別要注意門窗位置和管道間這些固定設施的尺寸。量測時最好兩個人一起,比較不容易出錯喔!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測量重點 注意事項
牆面長度 從角落到門框邊緣都要量
門窗尺寸 記得包含框體厚度
管道位置 標記排水管、進水閥精確位置
天花板高度 不同區域可能有落差

接著把量好的尺寸按比例畫在紙上,通常1:20或1:30的比例最適合家用。先畫出浴室輪廓,再標註門窗開口方向。這時候可以順便想想動線規劃,比如洗手台要不要避開開門的區域,淋浴間放在哪才不會讓浴室感覺太擠。別忘了留出至少60公分的走道空間,不然洗澡轉身會卡卡的。

畫完基本結構後,就要安排衛浴設備的位置了。馬桶最好離門遠一點,洗手台和鏡櫃可以考慮做在進門處。如果空間允許,乾濕分離的淋浴區建議保留90×90公分以上。記得所有設備都要標示清楚尺寸,特別是預埋管線的位置要特別註記,這樣後續施工才不會出錯。

最後檢查階段超級重要!對照實際場地確認每個尺寸是否正確,排水坡度有沒有預留(建議1-2%斜度)。這時候可以拿彩色筆區分不同功能區塊,比如用藍色畫淋浴區、綠色標洗手台,整張圖會更一目了然。完成後記得拍照存檔,跟師傅溝通時會方便很多。

為什麼裝修前要先規劃浴室平面圖?這絕對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能讓你省下大把鈔票和時間的關鍵步驟!浴室雖然空間不大,但管線配置、防水工程和動線規劃都超重要,沒先畫好平面圖就直接施工,很容易遇到馬桶擋到門、淋浴間太小轉不開身這種讓人崩潰的狀況。

先來看看常見的浴室規劃失誤會造成哪些麻煩:

規劃失誤 實際影響 後續處理成本
排水坡度沒算好 積水排不乾淨 打掉地磚重做防水
管線位置錯誤 洗手台裝不下 重新配管+補磁磚
預留空間不足 門撞到馬桶 更換衛浴設備或改門向

我朋友阿明上次裝修就吃過悶虧,師傅沒量好尺寸就把洗手台裝上去,結果發現抽屜根本打不開,最後只能把整個檯面鋸掉一截。更慘的是防水層只做一半高度,沒幾個月牆壁就開始滲水,磁磚都膨拱了。這些問題只要事先用平面圖模擬過,標註清楚水管位置和設備尺寸,其實都能避免啦!

現在手機都有免費的3D規劃APP,像IKEA Home Planner或Sweet Home 3D都很容易上手。自己先畫個草圖,標註馬桶、淋浴間和洗手台的相對位置,連同開門方向和插座預留位置一起考慮進去。記得要留維修孔和足夠的走動空間,不然以後換燈泡或修水管會很痛苦。有經驗的設計師還會提醒你注意「乾濕分離」的動線,避免洗完澡整個浴室地板都濕答答的。

浴室平面圖

小浴室放大術!3種超實用平面圖設計

每次走進家裡的小浴室都覺得好壓迫嗎?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平面圖設計技巧,就算只有1坪大的空間也能變得好用又舒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3種台灣小宅最愛用的浴室規劃方式,這些都是設計師們實際操作過、真的能讓空間感放大的好方法!

首先推薦「L型動線設計」,這種擺法特別適合窄長型的浴室。把洗手台和馬桶靠同一面牆,淋浴間放在轉角,走道瞬間變寬敞。我朋友家就是這樣改,原本只能側身過的走道現在可以輕鬆轉身,連她老公180公分高都不會撞到東西。要注意的是淋浴間最好做無門設計或外推式拉門,才不會佔用太多空間。

第二種是「三角黃金比例」,這招在小套房超常見。把洗手台、馬桶、淋浴間分別放在三個角落,中間留出活動空間。這種設計最棒的是所有功能區都能一手掌握,洗澡時轉身拿沐浴乳超方便。不過要記得淋浴間要做乾濕分離,不然整個浴室都會濕答答的。

最後是「一字型全開放」,適合方正型的小浴室。把所有設備沿同一面牆直線排列,對面牆就能做收納或留白。這種設計看起來最清爽,但建議加裝浴簾或半高玻璃隔間,不然洗澡時水花會噴得到處都是。

設計類型 適合房型 優點 注意事項
L型動線設計 窄長型浴室 走道寬敞、動線流暢 淋浴門要選省空間款式
三角黃金比例 小套房浴室 取物方便、節省步數 一定要做乾濕分離
一字型全開放 方正型小浴室 視覺開闊、好整理 加裝隔水設施防噴濺

實際規劃時還要考慮管線位置和開門方向,這些都會影響最後的使用體驗。建議先把家裡浴室的尺寸量清楚,拿張紙畫出幾種可能的擺法,看看哪種最符合你的使用習慣。像我家最後選擇三角型設計,就是因為我習慣邊洗澡邊洗臉,這樣動線最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