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桃園大溪老街的美食,絕對不能錯過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大溪水煎包」。這家開業超過30年的老店,每到下午茶時間總是大排長龍,金黃酥脆的外皮配上爆漿內餡,是許多遊客來大溪必買的銅板美食。老闆堅持每天現擀麵皮,餡料也是清晨現炒,難怪吃起來特別新鮮夠味。
大溪水煎包最特別的就是它的雙面煎法,先用油煎到底部金黃酥脆,再加水蒸煮讓麵皮蓬鬆柔軟。咬下去的瞬間會先感受到脆皮的口感,接著是滿滿的高麗菜、豬肉和冬粉內餡,搭配特調醬油膏和辣椒醬,簡直是人間美味。店家還會貼心地問你要不要加蛋,現打的雞蛋煎得香噴噴的,讓水煎包層次更豐富。
這裡幫大家整理了大溪水煎包的營業資訊和價目表:
項目 | 價格 | 備註 |
---|---|---|
原味水煎包 | 20元 | 高麗菜+豬肉+冬粉 |
加蛋水煎包 | 25元 | 現打雞蛋現煎 |
豆漿 | 15元 | 古早味濃郁豆香 |
紅茶 | 15元 | 傳統麥香紅茶 |
很多客人都是十顆、二十顆這樣買回家當點心,店家會用厚紙袋包裝,保持酥脆度。建議大家避開週末下午的人潮,平日三點左右去比較不用排隊。記得要趁熱吃才能體驗到最佳口感,放涼了雖然也好吃,但就少了那個酥脆感。老闆說他們的秘訣除了火候控制,最重要的是餡料比例要剛好,太多會爆開,太少又吃不過癮。
附近居民都說這家水煎包是陪伴他們長大的回憶,從學生時代吃到現在帶小孩來買。店家雖然沒有華麗的裝潢,但乾淨整潔的環境和親切的招呼讓人感覺很溫暖。有時候老闆娘看到熟客還會多送一顆,這種人情味是在地小店才有的特色。下次來大溪玩,別忘了把這家水煎包排進行程,保證讓你回味無窮。
大溪水煎包到底哪裡買最道地?在地人激推這3家老店!身為桃園大溪的招牌小吃,水煎包可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不過觀光客常問:「哪家才是最正宗的?」今天就來分享連在地人都排隊的老店,這些可都是開業超過20年以上的老字號,每家都有自己獨門的秘方,從麵皮到內餡都藏著滿滿的功夫。
首先要推薦的是「阿嬤ㄟ水煎包」,這家隱身在市場角落的小攤,從早上6點就開始飄香。他們家的特色是皮薄餡多,高麗菜清脆爽口,還加了秘密武器—自製的豬油渣,吃起來特別香。很多在地人都是十顆、二十顆的買回家當早餐,記得要早點去,通常中午前就賣光光啦!
第二家是「大溪橋頭水煎包」,位置就在大溪橋頭,觀光客很容易找到。他們的水煎包個頭比較大,底部煎得金黃酥脆,咬下去會「卡滋」一聲。內餡除了基本的高麗菜和豬肉,還加了冬粉增加口感,吃起來更有層次。老闆堅持用手工擀皮,所以排隊時常能看到他熟練的動作。
最後這家「老街口水煎包」雖然店面不起眼,但可是在地人心中CP值最高的選擇。一顆只要15元,餡料卻給得毫不手軟。特別推薦他們的辣醬,是老闆自己炒的,香辣夠味,配上水煎包簡直絕配。下午茶時間總能看到附近上班族來這解饞。
店名 | 特色 | 價格 | 營業時間 |
---|---|---|---|
阿嬤ㄟ水煎包 | 豬油渣香氣足、皮薄餡多 | 18元/顆 | 06:00-12:00 (賣完為止) |
大溪橋頭水煎包 | 底部酥脆、內餡加冬粉 | 20元/顆 | 07:00-18:00 (週三公休) |
老街口水煎包 | CP值高、辣醬夠味 | 15元/顆 | 10:00-19:00 |
這幾家老店的水煎包各有擁護者,共通點是都堅持現包現煎,所以吃到的都是最新鮮的口感。在地人的小撇步是:如果要外帶回家,可以請老闆煎「赤赤一點」(台語:酥脆一點),回家用氣炸鍋或烤箱回烤,還是能保持酥脆度。另外也要注意每家的營業時間不太一樣,有些下午就休息了,建議出發前先確認,免得撲空喔!
為什麼大溪水煎包下午就賣完?店家曝黃金出爐時間
每次經過大溪老街,總能看到水煎包店前排著長長人龍,但奇怪的是下午三點過後就常常賣完收攤。原來這背後藏著店家不輕易透露的「黃金出爐時間」秘密!在地人都知道,想要吃到最完美的大溪水煎包,一定要掌握這幾個關鍵時段。
根據老闆娘阿霞姐透露,他們家的水煎包之所以下午就賣光,主要是因為堅持現做現賣不隔夜。每天凌晨四點開始準備麵糰,第一爐出爐時間剛好是早餐時段的7:30,這時候的水煎包皮最酥脆。而第二波出爐的11:30那批,則是午餐時段最搶手,因為餡料都是當天早上現炒的,鮮度十足。
出爐時間 | 特色 | 排隊狀況 |
---|---|---|
07:30 | 外皮最酥脆 | 在地人早餐時段 |
11:30 | 內餡最新鮮 | 觀光客最多 |
14:00 | 最後一爐 | 常提前售罄 |
阿霞姐說很多人以為越晚去買越不用排隊,但其實最後一爐下午兩點出爐後,通常半小時內就會被搶光。這是因為他們家的麵糰發酵時間嚴格控制,下午兩點後就不再做新的,避免影響品質。而且他們家的高麗菜餡都是當天現切,賣完就真的沒了,絕對不會為了多賺而偷工減料。
熟客都知道要避開中午12點的觀光客人潮,選擇上午10點或是下午1點半左右去買,這時候不用排太久又能買到熱騰騰的水煎包。有些在地人甚至會提前打電話預訂,特別是週末假日,不然真的很容易撲空。店家也提醒,如果想要買多顆的話,最好在上午就先打電話預留,不然下午去通常都只剩零星幾顆可以買。
大溪水煎包怎麼煎才會外酥內多汁?阿嬤秘訣大公開
每次經過大溪老街,總會被水煎包的香氣勾得走不動路!那個金黃酥脆的底部,咬下去還會噴汁的內餡,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啊?今天就要來分享我阿嬤做了50年的獨門秘訣,學會這幾招,在家也能煎出超完美水煎包!
首先麵皮是關鍵,阿嬤說要用中筋麵粉加一點點鹽巴增加筋性,發酵時間要抓剛好,太短會硬、太久會塌。再來是火候控制,很多人煎到焦黑就是沒掌握好這個技巧。阿嬤的鐵鍋一定要先燒到微微冒煙,轉中小火再下油,這樣底部才會均勻上色。
步驟 | 重點 | 時間 |
---|---|---|
1. 熱鍋 | 鐵鍋燒到滴水成珠 | 2分鐘 |
2. 下油 | 用豬油香氣更足 | – |
3. 擺包子 | 間距要留膨脹空間 | – |
4. 加水 | 高度到包子1/3處 | 8分鐘 |
5. 收乾 | 開蓋煎到底部金黃 | 2分鐘 |
內餡的高麗菜要先殺青去生味,但不能擠太乾,保留一些水分才會多汁。阿嬤的獨門配方是加一點點白胡椒粉和香油提味,肉餡要選三分肥七分瘦的豬絞肉,吃起來才不會柴。包的時候記得收口要緊,不然煎的時候湯汁會流出來,那就太可惜啦!
最後的煎製技巧是阿嬤最厲害的地方,她說水煎包要好吃,一定要用「半煎半蒸」的方式。水加到包子三分之一高就好,蓋上鍋蓋用中火讓蒸汽把包子蒸熟,等水快收乾時開蓋,轉大火把底部煎到恰恰的。這個時機要抓很準,太早開蓋會不熟,太晚又容易燒焦,阿嬤都是靠聽聲音判斷的,超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