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植物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貼近生活,從古早的麻繩、麻布袋到現在的保健食品,這種植物真的超級萬用!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麻植物的各種妙用,保證讓你大開眼界~

說到麻植物的種類,台灣常見的主要有這幾種:

種類 特色 常見用途
黃麻 纖維粗韌耐拉扯 麻繩、麻布袋
苧麻 透氣吸濕性佳 夏季布料、手工藝品
火麻 富含Omega-3脂肪酸 保健食品、護膚品

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好多達人分享用麻植物DIY的影片,有人把苧麻纖維做成環保杯套,既文青又實用;還有人用火麻仁打精力湯,說是可以幫助睡眠。我自己試過用麻繩做吊掛盆栽,那種自然粗獷的質感跟北歐風裝潢超搭,而且比塑膠繩環保多了!

記得小時候阿嬤常說,以前打仗物資缺乏時,麻布袋可是家家戶戶的寶貝。現在想想,這種植物真的陪台灣人走過好多艱困時期。現在有些文創小店會把麻布做成文青小物,像是筆記本封面或杯墊,既復古又有味道。前陣子去台南玩,還看到有店家把麻布染成藍色做成門簾,掛起來超有懷舊感~

說到保健用途,最近火麻油在養生圈超紅的!我阿姨每天早餐都會加一匙在優格裡,說是可以幫助腸胃蠕動。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麻植物好處多多,但選購相關產品時還是要注意來源和品質,特別是吃的東西更要小心把關喔!

麻 植物

麻植物是什麼?台灣常見品種一次看懂!其實麻植物在台灣真的很常見,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們的正式名稱或用途。這些植物從路邊雜草到經濟作物都有,有些還能做成紡織品或藥用,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台灣街頭巷尾容易遇到的品種。

首先要講的是苧麻,這可是台灣傳統紡織的重要原料!老一輩的人應該都聽過「苧麻衫」,它的纖維透氣又涼爽,夏天穿超舒服。在鄉下經常能看到整片的苧麻田,葉子背面有明顯的白色絨毛是最大特徵。另外黃麻也很常見,主要用來做麻袋或麻繩,莖幹比較粗壯,開黃色小花,在台灣中南部很多地方都有種植。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再來介紹幾種常被誤認為雜草的麻類植物:

品種名稱 特徵 常見用途
蕁麻 葉緣有細刺,碰到會癢 藥用、野菜
大麻槿 葉子掌狀分裂,植株高大 纖維作物
火麻仁 果實有硬殼,中藥常用 藥食兩用

特別要提醒大家,雖然這些都是麻科植物,但跟新聞常報的「大麻」完全不同喔!台灣法律對毒品大麻有嚴格管制,而上面這些傳統麻類植物都是合法且具有經濟價值的。像蕁麻雖然碰到會刺癢,但煮過後其實是可以吃的野菜,客家人還會拿來煮湯呢!

最後要提到的是羅布麻,這種耐旱植物在台灣東部比較多,葉子細長像柳葉,以前原住民會用它的纖維來編織。現在有些有機農場會特別種植,因為它的纖維特別柔韌,很適合做高級布料。下次在郊外看到這些植物,不妨停下腳步觀察一下,你會發現它們其實都很有特色!

最近走在台北街頭,發現好多咖啡廳、文青小店都開始擺放麻植物當裝飾,連我那個從來不種植物的表姊都在陽台養了好幾盆。為什麼麻植物在台灣越來越受歡迎?其實這股風潮背後有幾個很實際的原因,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現象。

首先不得不說麻植物真的超級好養,特別適合台灣這種忙碌的都會生活。它們不需要天天澆水,就算你忘記照顧一兩個禮拜也不會馬上死給你看。像我這種常常加班到忘記吃飯的人,養麻植物反而比養寵物輕鬆多了。而且它們對陽光的需求也不高,就算住在採光不好的公寓也能活得很好,完全就是都會人的救星。

另外麻植物的種類超級多,從小巧可愛到霸氣外露的都有,可以滿足不同人的喜好。最近特別紅的幾款我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

品種名稱 特色 適合場所
龜背芋 葉子有洞洞超療癒 辦公室桌面
琴葉榕 長得像小提琴的葉子 客廳角落
虎尾蘭 號稱空氣清淨機 臥室床頭
鹿角蕨 可以掛在牆上超省空間 小套房

除了好養又好看,麻植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點就是價格親民。比起動輒上萬的觀葉植物,麻植物通常幾百塊就能入手,有些甚至只要一片葉子就能繁殖。這種低門檻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嘗試,也難怪會成為IG上的打卡新寵。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台灣這幾年的室內設計趨勢,北歐風、侘寂風當道,剛好麻植物那種簡約自然的線條完美契合這些風格。很多設計師都會推薦客戶用麻植物來點綴空間,既不會太搶戲又能提升整體質感。我自己就親眼見證朋友家擺了一盆龜背芋後,整個客廳的氛圍都不一樣了,拍照起來特別有文青感。

麻 植物

最近好多朋友都問我「如何在家種植麻植物?新手必看指南」,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自己在家種真的沒想像中難啦!首先要提醒大家,台灣目前法規對大麻種植有嚴格限制,這篇純粹分享種植知識,實際操作前務必確認合法性喔。

種植環境準備絕對是關鍵第一步。麻植物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室內建議保持溫度在20-30°C之間,濕度控制在40-70%。陽台種植的話要注意防曬,夏天正午最好用遮光網擋一下。我自己是用簡單的LED植物燈搭配風扇,效果就很不錯,記得每天要給12-18小時光照。土壤要選排水好的,我推薦用椰糠混珍珠岩,比例大概是3:1,這樣根部才不會悶住。

生長階段 光照時間 溫度範圍 注意事項
幼苗期 18小時 22-26°C 保持土壤微濕
生長期 16-18小時 24-28°C 開始施氮肥
開花期 12小時 20-26°C 改用磷鉀肥

澆水真的是一門學問,太多會爛根,太少又長不好。我習慣用手指插進土裡2-3公分,感覺乾了才澆。新手最容易犯的錯就是太勤勞澆水,其實麻植物耐旱能力比想像中強啦!肥料部分建議用有機的,像魚肥或海藻肥都不錯,記得要稀釋後使用,濃度太高會燒根。我通常兩週施一次肥,開花期會換成高磷鉀的配方。

蟲害防治是另一個重點,特別是紅蜘蛛和蚜蟲超愛找上門。我發現用辣椒水或苦楝油噴葉背效果很好,天然又不會傷植物。如果發現葉子有白點或捲曲,要趕快檢查是不是有蟲。通風也很重要,裝個小風扇讓空氣流通,能減少病蟲害發生。記得定期修剪老葉和過密的枝條,這樣植株才會長得壯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