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韓國星期金木水火土的命名方式超有趣,跟我們習慣的「星期一、二、三」完全不一樣!他們是用五行「金木水火土」加上「日月」來組合,這種命名方式其實源自中國古代曆法,但韓國人把它融入日常生活,連便利商店的優惠日都會用這些字來標示呢。
先來看看韓國星期金木水火土對照表:
韓國星期 | 漢字 | 對應五行/天體 | 台灣說法 |
---|---|---|---|
일요일 | 日曜日 | 太陽 | 星期日 |
월요일 | 月曜日 | 月亮 | 星期一 |
화요일 | 火曜日 | 火 | 星期二 |
수요일 | 水曜日 | 水 | 星期三 |
목요일 | 木曜日 | 木 | 星期四 |
금요일 | 金曜日 | 金 | 星期五 |
토요일 | 土曜日 | 土 | 星期六 |
韓國人連約見面都習慣用這個系統,比如說「我們금요일에見面吧」,聽起來就很有文化底蘊。而且這些字在韓劇裡也常常出現,像是《請回答1988》裡德善他們放學回家時,背景的月曆特寫就會看到這些漢字。
最特別的是韓國人把星期三叫「水曜日」,跟日本一樣,但台灣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因為我們星期三跟「水」完全沒關係啊!不過這種命名方式其實更符合古代天文學的概念,每一天都對應一個天體或五行元素,連星期的順序都是按照這些天體運行速度來排的。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去韓國玩,發現他們的星期說法超特別!「韓國星期金木水火土是什麼?台灣人必學的週數系統」其實就是用五行+日月來表示星期,跟我們習慣的數字週數完全不同。這種系統在韓國超常見,從餐廳優惠日到電視節目表都在用,學會了真的超方便,點外送看優惠都不會搞錯日子啦!
韓國人把中國傳統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加上「日、月」來代表一週七天,其實跟我們的農曆有點淵源。這種系統在韓國從1910年代就開始用了,現在連幼稚園小朋友都會背。最有趣的是,他們的星期排序是從星期日開始算的,跟台灣人習慣的星期一為首週有點不同,剛開始記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喔!
下面這個對照表超實用,趕快存起來:
韓國星期 | 漢字 | 對應星期 | 發音(羅馬拼音) | 記憶小技巧 |
---|---|---|---|---|
일요일 | 日曜日 | 星期日 | il-yo-il | 日=太陽,週日放假曬太陽 |
월요일 | 月曜日 | 星期一 | wol-yo-il | 月=月亮,週一上班臉慘白像月亮 |
화요일 | 火曜日 | 星期二 | hwa-yo-il | 火=火氣,週二工作火氣大 |
수요일 | 水曜日 | 星期三 | su-yo-il | 水=喝水,週三小週末要喝一杯 |
목요일 | 木曜日 | 星期四 | mok-yo-il | 木=麻木,週四加班加到麻木 |
금요일 | 金曜日 | 星期五 | geum-yo-il | 金=錢,週五領薪水 |
토요일 | 土曜日 | 星期六 | to-yo-il | 土=玩土,週六出去玩 |
記這些星期說法其實有訣竅!韓國很多餐廳優惠日都用這個系統,像「火曜日特價」就是星期二便宜。追韓劇也會常聽到,比如《鬼怪》裡就有出現「土曜日夜晚」這種台詞。建議可以從自己最有感的日子開始記,像小編最先記住「金曜日」因為週五要領薪水,再慢慢擴展到其他日子。手機也可以把語言設定改成韓文,強迫自己每天看就記起來了。
韓國人平常講話其實兩種系統都會用,年輕人比較常用數字週數(月火水木金土日),但長輩或正式場合還是偏好五行星期。有趣的是他們週末叫「주말」,但週六週日分開說時又會用「토요일」「일요일」。去韓國超市記得看DM,特價商品旁邊常會標「수요일할인」這種小字,看懂就能省錢啦!
為什麼韓國人用金木水火土來記星期?原來跟中國有關。這個有趣的現象其實源自古代中國的五行思想,後來傳到朝鮮半島後被當地人沿用至今。現在我們在韓國看到的星期稱呼,像是「月曜日」、「火曜日」這些說法,其實都是從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系統演變而來的,可以說是中韓文化交流的一個活見證呢!
說到這個系統的來源,要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七政」概念。古人觀察到太陽、月亮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就用它們來代表一週的七天。這個系統在唐朝時期傳到新羅,後來逐漸在朝鮮半島普及開來。有趣的是,雖然中國後來改用數字來稱呼星期,但韓國卻把這個傳統完整保留了下來,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
星期 | 韓國稱呼 | 對應行星 | 中國古稱 |
---|---|---|---|
星期一 | 月曜日 | 月亮 | 月曜 |
星期二 | 火曜日 | 火星 | 火曜 |
星期三 | 水曜日 | 水星 | 水曜 |
星期四 | 木曜日 | 木星 | 木曜 |
星期五 | 金曜日 | 金星 | 金曜 |
星期六 | 土曜日 | 土星 | 土曜 |
星期日 | 日曜日 | 太陽 | 日曜 |
這種星期命名方式在韓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電視節目表、行事曆都會這樣標註。而且不只是韓國,日本也使用類似的系統,只是發音不同而已。這讓我們看到東亞文化圈在曆法上的深厚連結,雖然各國後來發展出不同的習慣,但這些文化根源都是相通的。下次看韓劇時不妨注意一下劇中人物提到的星期說法,會發現原來我們跟韓國人在這方面有著共同的文化DNA呢!
這種五行星期的用法在韓國已經根深蒂固,甚至影響到很多生活用語。比如「火曜日」的「火」不單單是火星的意思,在韓國人的潛意識裡也會聯想到熱情、活力等意象。這跟台灣人習慣用數字說「星期二」的感覺就很不同,算是文化差異中一個蠻有意思的小細節。其實台灣早期也有類似用法,只是後來被數字取代了,現在只有在農民曆或某些傳統場合才會看到。
如何快速記住韓國星期金木水火土?3個小技巧分享
每次學韓文都被「月火水木金土日」搞得頭昏腦脹嗎?別擔心!今天要分享3個台灣人超好用的記憶法,讓你輕鬆記住韓國星期說法。其實這些漢字星期是從中國古代五行+日月演變來的,只要掌握一些小訣竅,記起來真的沒那麼難啦!
技巧一:五行對應口訣記憶法
韓國星期一到日的順序是「月火水木金土日」,我們可以用「月亮著火了→用水滅火→木頭被淋濕→金屬閃閃發亮→土壤休息→太陽出來了」這樣的故事來記。我自己還會搭配手勢,說到「月」就比月亮,「火」就假裝燒到手,動作越誇張記得越牢喔!
韓國星期 | 漢字 | 記憶口訣 |
---|---|---|
月요일 | 月 | 月亮出來了 |
火요일 | 火 | 突然著火啦 |
水요일 | 水 | 趕緊潑水滅火 |
木요일 | 木 | 木頭被淋濕 |
金요일 | 金 | 金屬閃閃發亮 |
土요일 | 土 | 土壤休息中 |
日요일 | 日 | 太陽公公上班 |
技巧二:生活情境聯想法
我發現把這些字跟日常生活結合超有用!像是「月火」可以想成「月亮火鍋店」(我家巷口真的有一間),「水木」想到「水木茂」這位漫畫家,「金土」則是「金礦與土壤」。每次看日曆時就強迫自己用韓文唸一遍,兩週後就變反射動作了。
技巧三:歌曲節奏記憶法
最後這個方法超適合通勤時練習,把「월화수목금토일」配上《小星星》的旋律:「月-火-水木-金~土-日~」,重複唱幾次就會發現節奏感讓記憶變超簡單。我還會在等紅燈時用手指在機車握把上打拍子,現在已經變成下意識的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