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NASA又開始搞大動作了,這次他們把目標鎖定在「木位二」這顆神秘的衛星上。說真的,每次聽到這種太空探索新聞都讓人超興奮的啦!木位二雖然只是木星的一顆小衛星,但科學家們可是對它超有興趣,因為它可能是太陽系裡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之一。
說到木位二的特殊之處,最主要就是它那個被厚厚冰層覆蓋的海洋。科學家們用探測器拍回來的照片發現,這顆衛星的表面到處都是裂縫和噴泉,看起來就像是在「呼吸」一樣。最酷的是,這些裂縫下面可能藏著一個比地球所有海洋加起來還要大的液態水海洋!而且因為木星引力的拉扯,這個海洋可能還是溫暖的,這不就完全符合生命存在的條件嗎?
NASA這次的任務可不是隨便玩玩,他們準備了超多高科技裝備要去一探究竟。來看看他們帶了哪些厲害的儀器:
儀器名稱 | 主要功能 | 探測目標 |
---|---|---|
冰穿透雷達 | 掃描冰層厚度和結構 | 尋找最薄冰層方便鑽探 |
熱成像儀 | 測量表面溫度變化 | 定位熱泉噴發位置 |
質譜分析儀 | 分析噴出物質成分 | 檢測有機分子和生命跡象 |
高清相機 | 拍攝表面特徵 | 繪製詳細地圖 |
其實早在20年前,伽利略號探測器就發現木位二可能有海洋,但那時候的技術還不夠先進。現在不一樣啦,NASA這次的探測器可以直接飛到離表面只有25公里的地方,連冰層下的水蒸氣都能採樣。科學家們最期待的是能找到一些微生物的證據,如果真的發現的話,那絕對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不過要等到結果出來還要好幾年,因為探測器要飛到2028年才會抵達木星。這段時間科學家也沒閒著,他們正在研究從木位二噴出來的羽流成分。去年哈伯望遠鏡就觀測到這些羽流裡含有氯化鈉,就跟地球海水裡的鹽一樣,這讓大家更相信下面的海洋可能真的適合生命生存。
最近NASA科學家們又帶來超狂的太空新發現啦!「木衞二到底是什麼?NASA科學家來解答」這個話題在天文迷圈炸開鍋~原來這個藏在木星旁邊的神祕衛星,可能藏著比我們想像中更驚人的秘密呢!
先來點基本科普!木衞二(歐羅巴)是木星四大衛星之一,表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但科學家最嗨的是——冰層底下可能有比地球海洋多兩倍的液態水!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專家偷偷跟我說,他們用克萊西號探測器拍到超清晰照片,發現冰殼上有像「裂痕吐司」的紋路,這些裂縫會噴出高達200公里的水蒸氣羽流,根本是外星版的間歇泉啊!
來看看這張超實用比較表,一秒看懂木衞二有多特別:
特徵 | 木衞二 | 地球 |
---|---|---|
表面溫度 | -160°C~-220°C | 平均15°C |
海洋深度 | 約100公里 | 最深11公里 |
地質活動 | 冰板塊移動 | 板塊構造 |
特殊現象 | 噴射水蒸氣羽流 | 火山噴發 |
最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是,去年發射的歐羅巴快艇任務(Europa Clipper)明年就要近距離觀察它了!NASA阿姨透露探測器會帶「質譜儀」和「熱像儀」,連冰層下的氨基酸都聞得到。有個超酷的理論說這些羽流可能把深海微生物噴到太空,要是真的找到生命跡象,絕對是繼登月後最狂的頭條啦~(興奮搓手)
為什麼科學家對木衞二這麼著迷?原來是因為這個
最近天文學界最夯的話題之一,就是木星的衛星「木衞二」(歐羅巴)啦!這顆看起來冰冰冷冷的衛星,其實藏著讓科學家瘋狂的秘密——它很可能擁有太陽系中最適合孕育生命的環境。表面被厚厚的冰層覆蓋,但底下卻可能存在比地球海洋還要深兩倍的液態水海洋,而且還有熱液噴口提供能量來源,簡直就是外星生命的理想豪宅啊!
科學家們透過觀測發現,木衞二的冰殼下不時會噴出巨大的水蒸氣柱,高度甚至達到200公里!這些噴流可能直接連通到地下海洋,讓未來探測任務採樣變得更容易。NASA的「歐羅巴快艇」任務預計2024年發射,就是要近距離研究這些神秘現象。
木衞二基本資料 | 數值 |
---|---|
直徑 | 3,121公里 |
表面溫度 | -160°C 至 -220°C |
地下海洋深度 | 約80-170公里 |
軌道周期 | 3.5地球日 |
水蒸氣噴流高度 | 最高達200公里 |
除了水之外,木衞二還有一個超特別的地方——它的冰殼會因為木星強大的引力拉扯而產生「潮汐加熱」效應。這種摩擦生熱的過程讓冰層下方保持液態,甚至可能形成類似地球深海熱泉的環境。要知道,地球的深海熱泉周圍可是充滿了不靠陽光也能生存的極端微生物,這讓科學家更相信木衞二可能有生命存在。
更讓人興奮的是,哈伯望遠鏡曾在木衞二的表面偵測到鹽類物質,這些可能是從地下海洋滲出的「調味料」。如果未來任務真的在噴流樣本中找到有機分子或微生物化石,那絕對會是人類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最近好多天文迷都在問:「NASA什麼時候要發射探測器去木衞二?最新進度報你知」。這顆被科學家認為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冰封衛星,確實讓人超期待的啊!根據NASA最新公開的計畫表,木衞二探測任務「Europa Clipper」已經進入最後準備階段,預計2024年10月就會搭載SpaceX的獵鷹重型火箭升空。
這趟任務可是下了重本,總預算高達50億美元,探測器上裝了9種超精密儀器,連能穿透冰層的雷達都有。最猛的是它要繞行木衞二近50次,最近距離只有25公里,比台北到桃園還近!科學家主要想研究那個藏在30公里厚冰層下的全球性海洋,看看有沒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條件。
任務重點 | 詳細內容 |
---|---|
發射時間 | 2024年10月 (原定2023年延後) |
抵達時間 | 2030年4月 (需時5年半) |
主要目標 | 分析冰層成分、測繪地下海洋 |
特殊裝備 | 紫外線光譜儀、熱成像儀 |
任務時長 | 至少3年科學觀測 |
目前NASA工程團隊正在佛羅里達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做最後測試,前陣子才解決了太陽能板在木星低溫環境可能結霜的問題。他們特別強調這次任務不會直接著陸,主要是怕地球微生物污染可能存在的原生態系。不過別失望,NASA已經在規劃後續的「Europa Lander」著陸任務,說不定2030年代就能看到機器人在冰面上鑽洞取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