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錢這件事情啊,說簡單也不簡單,但絕對是每個人都要會的生存技能。從小時候存撲滿開始,到長大後領薪水、做生意,數錢的場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今天就來聊聊數錢這門學問,順便分享幾個實用技巧給大家。
說到數錢的方法,台灣人最常用的不外乎這幾種:
數錢方式 | 適用情境 | 小技巧 |
---|---|---|
手工點鈔 | 少量紙鈔 | 拇指推鈔,食指壓邊 |
點鈔機 | 大量鈔票 | 注意辨偽功能 |
硬幣分類盤 | 零錢整理 | 按面額分格放置 |
手機記帳APP | 電子支付 | 同步銀行帳戶更便利 |
記得小時候阿嬤開雜貨店,每天打烊後最愛看她坐在櫃檯前數錢。那時候還沒有點鈔機,阿嬤的手指特別靈活,一疊鈔票在她手裡唰唰唰地就數完了。她總說數錢要專心,稍微分心就可能數錯,這道理放到現在還是很受用。
現在電子支付雖然方便,但實體鈔票還是有它的魅力。特別是過年包紅包的時候,親手把新鈔放進紅包袋的感覺,跟轉帳完全不一樣。我認識一位在銀行工作的朋友,他說現在年輕人來行存錢,很多連鈔票要怎麼整理都不太會,常常把皺巴巴的鈔票直接塞給他,讓他很頭痛。
說到數錢的周邊商品,最近很流行那種招財的黃金飾品。像是有款「數錢鼠」造型的手鍊就很夯,把傳統的招財意象跟現代設計結合,不少做生意的人都會戴。不過要提醒大家,買這類商品還是要找信譽好的店家,免得花大錢買到鍍金的假貨。
【小資理財】數錢時發現錢變少了?5個你可能忽略的開銷。每個月領到薪水時總是覺得錢包怎麼瘦這麼快?明明沒買什麼大東西,但錢就是默默消失。今天就來幫大家抓出那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隱形開銷,這些小錢累積起來可是很可觀的喔!
首先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訂閱制服務」,現在各種影音平台、雲端空間、手機遊戲月卡,每個月自動扣款根本無感。不知不覺可能同時訂了Netflix、Spotify、Apple Music,加起來都快破千元了。建議定期檢查手機的訂閱項目,把不常用的取消掉。
再來是「便利商店隨手買」,早上買杯咖啡、中午順手帶瓶飲料,這些小額消費累積起來超級可怕。以一杯45元的拿鐵來說,一個月上班日就噴掉900元!更別說那些看到第二件六折就忍不住多拿的零食。
第三個是「信用卡循環利息」,很多人只繳最低應繳金額,結果利息越滾越多。別小看那15%的利率,欠個一兩萬塊,一年下來可能要多付好幾千元的利息錢。
隱形開銷類型 | 每月可能花費 | 替代方案 |
---|---|---|
訂閱服務 | 300-1000元 | 保留最常用1-2個 |
便利商店消費 | 500-1500元 | 自備水壺、零食 |
信用卡利息 | 視欠款金額 | 全額繳清避免循環 |
另外「手機網路費」也是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明明用不到這麼高速的方案,卻一直繳著最貴的月租費。現在各家電信都有便宜的基本方案,其實一般使用根本不需要吃到飽,換個方案馬上省下好幾百。
最後是「銀行手續費」,跨行轉帳、提款每次收個15元好像沒什麼,但如果你常常需要轉帳給家人或朋友,一個月下來也是筆開銷。可以考慮改用數位銀行或是約定同一家銀行轉帳,這些小錢省下來都能變成你的存款喔!
【夜市人生】攤販老闆教你快速數錢的實用技巧,這可是在夜市打滾多年的老司機才知道的撇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讓收錢找零快狠準的秘訣,讓你不用再手忙腳亂,客人等得不耐煩。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鈔票分類法」,把不同面額分開放,可以參考這個表格:
位置 | 面額 | 使用時機 |
---|---|---|
左前口袋 | 1000元 | 大額找零或收整 |
右前口袋 | 500元 | 中等金額找零 |
腰包第一格 | 100元 | 最常用找零 |
腰包第二格 | 50元 | 搭配100元使用 |
褲子後袋 | 零錢 | 10元、5元、1元快速取用 |
再來是「三指數錢法」,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鈔票,輕輕一搓就能快速數張數。老練的攤販老闆都這樣做,數100張鈔票不用10秒鐘!記得要先把鈔票整理成同一方向,皺褶的可以先壓平,這樣數起來更順手。
零錢部分也有技巧,平常就要把不同幣值分開裝。可以用小塑膠盒或分格零錢包,10元放一格、5元放一格,1元另外放。找錢時直接看格子就知道夠不夠,不用在那邊翻來翻去。有些老闆還會在攤位上貼一張常見組合的速查表,像是「85元=50+10+10+10+5」這種,新手可以參考。
最後提醒大家,每天收攤後要花10分鐘整理錢箱。把鈔票按面額分類捆好,零錢用捲幣紙捲起來,明天開工就能馬上進入狀況。這些都是血淚經驗談,早點學會早點輕鬆啦!
【過年必學】阿嬤傳授的紅包數錢密技大公開!每到過年最期待的就是收紅包啦~但你知道怎麼數錢才能又快又準嗎?今天就把我家阿嬤80年來累積的數鈔秘訣通通告訴你,保證讓你數錢數到手軟也不會出錯!
首先阿嬤說最重要的就是「分門別類」,拿到紅包先別急著拆,要按面額大小分好。1000元跟100元混在一起數絕對會頭昏眼花啦!阿嬤都會準備一個小盒子,把不同面額的鈔票分開放,這樣後續清點超方便。
再來就是阿嬤的「五五數錢法」,這招真的超神!把鈔票每5張疊成一疊,然後像這樣計算:
面額 | 每疊張數 | 計算方式 |
---|---|---|
100元 | 5張 | 5張=500元 |
500元 | 5張 | 5張=2500元 |
1000元 | 5張 | 5張=5000元 |
阿嬤說這樣數不僅速度快,而且不容易出錯。萬一不小心多一張或少一張,馬上就能發現不對勁。記得數的時候要把鈔票整理整齊,皺巴巴的鈔票最容易數錯啦!
最後阿嬤還教我一招「摸邊辨識法」,老人家眼睛不好,但手指觸感超靈敏。100元鈔票的邊緣比較粗糙,1000元就滑滑的,500元則是中間厚度。阿嬤閉著眼睛都能分出來,這招在燈光昏暗的時候特別好用喔!
另外阿嬤提醒,數錢前一定要把手洗乾淨,新鈔最怕沾到油漬。而且最好在乾淨的桌面上數,才不會把鈔票弄髒。記得小時候我都趴在床上數,被阿嬤念說這樣錢會沾到棉絮,現在想起來真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