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走道寬度你該知道的事
大家有沒有遇過走在公共場所時,覺得走道特別窄很難通行?其實公共走道寬度是有法規規範的喔!根據《建築技術規則》的規定,不同類型的建築物對於走道寬度都有明確要求,這不僅關係到日常便利性,更牽涉到緊急狀況時的逃生安全。
先來看看常見場所的走道寬度標準:
建築類型 | 最小寬度要求 | 特殊情況說明 |
---|---|---|
一般住宅 | 90公分 | 單邊有房間需加寬 |
商業場所 | 1.2公尺 | 人流量大需更寬 |
醫院 | 1.5公尺 | 需容納病床與醫療設備 |
學校 | 1.8公尺 | 考慮學童集體疏散需求 |
這些規定可不是隨便訂的,像我們常去的百貨公司,走道如果太窄,遇到週年慶人擠人的時候真的會很危險。而且你知道嗎?走道兩側如果有突出物,像是消防栓或是裝飾品,這些都要計算在有效寬度內,不能只量牆到牆的距離。
在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時,走道寬度是必查項目之一。檢查員會特別注意走道是否被雜物佔用、防火門能否正常開啟,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走道的實際可用寬度。有些老舊建築為了通過安檢,會把原本的裝潢拆除來符合標準,所以下次看到店家在施工,說不定就是在調整走道寬度呢!
說到防火避難設施,走道寬度更是關鍵。火災發生時,足夠的寬度能讓多人同時快速疏散,也不會因為推擠造成二次傷害。特別是高樓層建築,每層樓的走道都要保持暢通,連轉角處都有最小寬度限制,就是要確保逃生路線不會有瓶頸。
1. 為什麼公共走道寬度這麼重要?安全逃生不可少
大家有冇諗過,平時行商場或者住大廈嗰陣,點解走廊都要留咁闊?1. 為什麼公共走道寬度這麼重要?安全逃生不可少,其實唔單止係為咗行得舒服咁簡單,最緊要係關乎到大家嘅安全!試諗下如果火警或者地震嗰陣,成棟樓嘅人要一齊逃生,走廊太窄嘅話,人擠人好易發生推撞甚至踩踏意外,後果真係不堪設想。
根據台灣嘅《建築技術規則》,公共走道嘅寬度其實有明確規定,唔係隨便劃嘅。以下係幾種常見場所嘅最低寬度要求:
場所類型 | 最低寬度要求 | 特殊情況說明 |
---|---|---|
住宅大樓走廊 | 1.2公尺 | 雙向逃生時需達1.5公尺 |
百貨公司走道 | 2.0公尺 | 人流量大需額外加寬 |
電影院疏散通道 | 1.6公尺 | 每100人增加0.6公尺 |
仲有啊,走道設計仲要考慮輪椅同嬰兒車嘅通過性。台灣而家老年化社會,好多長輩都要靠輪椅出入,如果走廊窄到輪椅都轉唔到彎,咁就真係好唔方便啦。另外,走道兩邊如果擺咗雜物或者裝飾品,實際可用空間就會變少,管理員同住戶真係要定期檢查,保持通道暢通先得。
火警發生嗰陣,濃煙通常會喺幾分鐘內充滿成條走廊。如果走道夠闊,大家就可以快速低頭逃生,唔使驚擠喺半路。而且消防員入嚟救援時,裝備同擔架都需要一定空間先施展到。所以下次見到有人將鞋櫃或者單車擺出走廊,真係要出聲勸阻,事關呢啲小細節隨時救返自己條命啊!
最近有鄰居在群組裡討論「2. 你家大樓的公共走道夠寬嗎?快來量量看」這個話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根本沒注意過這個問題。其實走道寬度不只影響日常進出方便性,更是緊急逃生時的重要關鍵,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簡單測量,順便看看法規標準是多少。
首先準備捲尺或雷射測距儀,從牆面到對向牆面(或扶手)直線測量,記得要扣除消防設備或鞋櫃等突出物的空間。我們社區的B棟走道量完只剩85公分,推嬰兒車都要側身才能過,真的超不方便!根據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11層以上住宅的共同走廊淨寬度至少要120公分,但很多老舊大樓根本不符合現行標準。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狀況給大家參考:
走道類型 | 法規最低要求 | 實際常見寬度 | 使用感受 |
---|---|---|---|
單邊走廊 | 90公分 | 80-100公分 | 勉強夠用 |
雙邊走廊 | 120公分 | 110-130公分 | 較舒適 |
逃生梯間 | 75公分 | 60-70公分 | 很壓迫 |
我們社區管委會最近在討論要不要重新規劃走道空間,因為發現有些住戶會把鞋櫃、盆栽甚至腳踏車都堆在公共區域。其實這不只是美觀問題,萬一發生火災,這些雜物可能會擋住逃生路線。建議大家晚上散步時順便拿手機手電筒照照看,檢查走道地面有沒有高低差或障礙物,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更要留意。
說到這個就想起上個月對面社區的火警,聽說就是因為走道堆滿雜物延誤逃生。雖然最後沒人受傷,但真的嚇壞整棟住戶。現在新建案都會特別強調「寬敞走道」當賣點,像我們這種20年老社區真的要自己多注意,下次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應該來提案討論看看怎麼改善。
3. 建築法規怎麼規定公共走道寬度?專家告訴你,這可是買房或裝修時必須注意的重點!台灣的建築法規對於公共走道有明確規範,主要是為了確保逃生安全跟日常使用的便利性。你知道嗎?走道太窄不只搬家具卡卡,火災時更可能影響逃生速度,所以法規可是嚴格把關的。
根據《建築技術規則》規定,公共走道的寬度會因為建築用途不同而有差異。一般集合住宅跟商業大樓的標準就不一樣,而且還要考慮樓層高度跟總樓地板面積。這邊整理一個簡單表格讓你快速看懂:
建築類型 | 最小淨寬度要求 | 特殊情況說明 |
---|---|---|
5層以下住宅 | 1.2公尺 | 單邊有居室需加寬至1.5公尺 |
6層以上住宅 | 1.5公尺 | 高層建築需配合消防法規 |
商業辦公大樓 | 1.8公尺 | 人流量大時建議做到2公尺以上 |
醫院/療養院 | 2.4公尺 | 需考慮病床與輪椅迴轉空間 |
實際施工時要注意,這個寬度是指「淨寬度」,也就是扣除牆面裝修、扶手、消防設備後的實際可通行空間。有些老舊公寓為了增加室內面積,會把公共走道偷偷內縮,這種情況現在都算違建喔!專家提醒,看屋時記得帶捲尺實際量測,特別是轉角處最容易出現寬度不足的問題。
另外法規也有規定走道轉彎處的緩衝空間,直角轉彎的話,轉角後至少要留出1.5公尺的直線距離。如果是無障礙通道要求就更嚴格了,坡度不得大於1/12,而且每9公尺就要設置休息平台。這些細節雖然看起來很瑣碎,但真的遇到緊急狀況時,可是能救命的關鍵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