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新家是人生大事,台灣人特別重視入新居儀式,這些傳統習俗不僅能討個吉利,更能讓全家人住得安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常見的儀式步驟和注意事項,讓你的新家從第一天就充滿好運氣!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入宅」時辰,老一輩都會翻農民曆挑個好日子。記得要選「宜入宅」的吉時,避開沖到家人生肖的時段。進門時全家人都要一起,長輩走前面,手上拿著重要的吉祥物,像是裝滿米的米缸(象徵衣食無缺)、新掃把(掃走厄運)、還有裝168元硬幣的紅包(一路發)。
儀式物品 | 象徵意義 | 準備要點 |
---|---|---|
米缸 | 豐衣足食 | 裝八分滿,放紅包壓底 |
新掃把 | 除舊佈新 | 綁上紅絲帶 |
水果 | 吉祥如意 | 蘋果、鳳梨、橘子為佳 |
鮮花 | 生氣蓬勃 | 避免帶刺植物 |
進門後記得先開窗、開水龍頭,讓「風生水起」。接著要煮甜湯圓,代表團圓美滿,全家人一起吃幾顆討吉利。現代人如果沒時間煮,買現成的也可以,重點是那個團圓的意象。有些人還會特別準備一盆炭火,象徵「興旺」,但住大樓的話可以用紅色燈泡代替,安全又方便。
安床儀式也很講究,最好在入宅當天完成。床墊不能直接放地上,要先墊個銅板。枕頭套裡塞紅包,金額隨意但最好是雙數。記得床的位置不要正對門或鏡子,這是風水大忌。如果來不及在吉時完成所有儀式,至少要把主臥室的床先安好,其他可以之後慢慢來。
現代人雖然不一定完全照古禮走,但這些入新居儀式的核心精神就是祈求平安順利。你可以根據自家情況調整,像我們家當初就簡化成進門說吉祥話、煮開水象徵財源滾滾,重點是懷著感恩的心開始新生活。畢竟房子要住得舒服,心情愉快最重要啦!
最近好多朋友搬新家,常常被問到「誰需要參加入厝儀式?家人朋友都要到場嗎?」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主要看每個家庭的習慣和信仰。在台灣,入厝儀式通常會選擇吉時進行,最重要的當然是新屋主本人一定要在場,畢竟這關係到未來居住的運勢和安定感。
傳統上會建議全家人都參與,特別是同住的直系親屬,像是父母、配偶和小孩。老一輩的人說這樣才能讓全家人的氣場與新房子融合。不過現代人工作忙碌,如果真的有家人無法到場,也可以請他們事先準備個人衣物或常用物品放在新家,象徵性代表參與。至於朋友嘛,通常不會特別要求一定要來,但如果是很要好的閨蜜或兄弟,邀請他們一起來熱鬧熱鬧也無妨,還能增加人氣讓新家更旺!
這邊幫大家整理一下常見的參與人員建議:
參與對象 | 必要性 | 備註 |
---|---|---|
屋主本人 | 必到 | 儀式主要進行者 |
同住配偶 | 建議到 | 影響夫妻共同運勢 |
同住子女 | 建議到 | 小孩可帶玩具或文具象徵性參與 |
不同住父母 | 彈性 | 可用衣物代表 |
好朋友 | 自願 | 增添人氣但非必要 |
裝潢師傅 | 不用 | 除非有特殊信仰需求 |
其實現在年輕人對入厝儀式越來越彈性了,有些人甚至會把儀式簡化成簡單的拜拜或淨屋程序。重點是要讓自己住得安心,如果長輩特別在意傳統禮俗,那還是盡量配合比較好,免得被碎碎念。我朋友上個月入厝就只找了幾個死黨來開趴,順便在新家煮個火鍋,這樣輕鬆的方式也不錯啊!不過要提醒的是,如果家裡有特別虔誠的長輩,最好事先溝通好儀式要怎麼進行,避免當天為了誰該不該來搞得大家不開心。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什麼時間辦入厝最吉利?2025年好日子推薦」,畢竟搬新家是人生大事,選個好日子才能讓新居旺上加旺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2025年適合入厝的黃道吉日,這些都是特別請教老師傅整理的,避開沖煞又帶財運的好日子,準備搬家的朋友快筆記起來!
根據傳統習俗,入厝最好選在「天赦日」、「天德日」或「月德日」,這些日子特別適合祈福、搬家。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選到屋主生肖的沖煞日,還有農曆七月也要避開。下面這張表整理了2025年最適合入厝的幾個好日子,連時辰都幫大家標註好了:
日期 | 農曆日期 | 吉時 | 宜忌事項 |
---|---|---|---|
2025/03/12 | 二月初三 | 09:00-11:00 | 宜入宅、安床,忌動土 |
2025/05/18 | 四月廿一 | 07:00-09:00 | 宜搬家、入宅,忌嫁娶 |
2025/08/08 | 閏六月十五 | 11:00-13:00 | 宜入厝、開火,忌修造 |
2025/10/10 | 八月十九 | 13:00-15:00 | 宜安香、入宅,忌破土 |
挑好日子後,入厝當天記得要準備一些吉祥物,像是一盆發財樹、裝滿的米缸,還有新的掃把畚斗,這些都能幫新家帶來好運氣。早上進門時可以先說些吉祥話,像是「入厝大吉」、「財源廣進」之類的,然後開火煮個甜湯圓,代表團圓美滿。如果家裡有供奉神明或祖先,記得要提前請老師看時辰安神位,這樣保佑才會到位。
現在很多人都會自己上網查農民曆,但其實每個人的生辰八字不同,最保險還是請專業的老師合一下日子。特別是家裡有老人家或小朋友的,選個全家都適合的日子更重要。另外也要注意新家的座向,有些方位在特定時節會比較適合入宅,這些細節都可以請風水師一併看看。
最近搬新家或買新房的朋友一定很關心「入厝儀式要做什麼?台灣傳統流程一次看懂」這個問題。入厝在台灣可是大事,從長輩到年輕人都很重視,畢竟這關係到未來住得是否平安順利。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人最常見的入厝流程,讓準備搬家的你能輕鬆搞定這些傳統習俗。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選個好日子,台灣人通常會翻農民曆找「宜入宅」的吉日,時間最好選在上午到中午這段陽氣最旺的時段。入厝當天要準備的東西可不少,這裡整理一個表格讓大家一目了然:
必備物品 | 數量 | 用途說明 |
---|---|---|
新掃把畚斗 | 1組 | 象徵掃除晦氣 |
米桶裝八分滿米 | 1個 | 代表衣食無缺 |
新碗筷 | 6副 | 象徵家庭圓滿 |
紅包 | 數個 | 放在米桶、床底等處討吉利 |
鮮花 | 1對 | 擺放在客廳增添喜氣 |
入厝當天的流程也是有講究的,全家人都要到場,由一家之主先開門,進門時要說吉祥話像是「入厝大吉」、「財源廣進」之類的。進門後要先把所有燈打開,象徵光明燦爛,然後從廚房開始點燃瓦斯爐燒開水,代表「風生水起」。接著要把所有門窗都打開通風,讓好運進來。
搬進去的前三天最好不要外宿,要有人在新家過夜,老一輩說這樣才能「暖房」。如果家裡有供奉神明或祖先,記得要先安神位再搬其他物品。現代人雖然不一定完全照古禮來,但這些基本流程還是很多人會遵循,畢竟求個心安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