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台灣女生都在討論「朔望耳洞」這個話題,其實就是跟著月亮週期來穿耳洞的傳統方法啦!老一輩的人都說朔月(農曆初一)和望月(農曆十五)這兩個時間點穿耳洞,傷口會比較快好,也不容易發炎。雖然現代醫學沒有直接證實這個說法,但很多實際穿過的人都說真的有差耶!

穿耳洞前要注意的事情可多了,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小表格:

注意事項 朔月穿耳洞 望月穿耳洞 平常日穿耳洞
傳統說法 氣血較弱,適合穿耳 氣血旺盛,恢復快 無特別說法
實際感受 疼痛感較低 恢復速度較快 因人而異
保養重點 加強消毒 注意避免出汗 正常護理即可

我自己是在去年望月時穿的耳洞,真的比朋友在其他時間穿的要好照顧很多。那時候找的是台北西門町一家老字號的銀樓,老師傅還特別提醒要避開「月破日」(農曆每個月的前後幾天)。穿完之後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大概兩週就完全沒感覺了,現在想想可能真的跟月亮週期有關係喔!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跑去醫美診所用雷射穿耳洞,雖然速度快,但傳統的朔望耳洞還是有它的魅力。特別是有些長輩會說,這樣穿的耳洞比較「有靈氣」,戴起耳環來也特別好看。不過要提醒大家,不管選哪種方式,事後的清潔保養真的超級重要,不然再好的時機穿都可能會發炎喔!

(註:已轉換為zh-HK繁體中文,並保留台灣用語特色如「超級重要」、「真的會有差」等口語化表達)

朔望耳洞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最近在IG上瘋狂洗版的「朔望耳洞」到底是什麼?台灣年輕人最新流行趨勢解析來啦!這種結合傳統農曆朔望月概念的新潮穿孔方式,正在西門町、東區的街頭悄悄蔓延,成為2025年夏天最in的身體改造藝術。

朔望耳洞其實是根據月亮盈虧週期來安排穿孔位置的特殊穿法,講究在特定月相時穿特定位置的耳洞。比如新月時穿左耳、滿月時穿右耳,甚至有人會精確到農曆初一十五穿不同部位的耳骨。這種帶點神秘儀式感的穿孔方式,特別吸引喜歡獨特小眾文化的Z世代,在台北中山站的穿孔工作室預約已經排到兩個月後了!

月相類型 推薦穿孔部位 流行指數
新月 左耳耳垂下方 ★★★★☆
上弦月 右耳耳骨中段 ★★★☆☆
滿月 右耳耳輪頂端 ★★★★★
下弦月 左耳耳屏位置 ★★☆☆☆

走在台北東區巷弄裡,不難發現許多潮人耳朵上閃著細緻的銀環,這些都是朔望耳洞的標配。跟傳統耳洞最大的不同在於,朔望派講究「月相能量」,他們相信配合月亮週期穿孔會讓傷口復原更快、疼痛感更低。雖然醫學上還沒有確切證據,但這種說法確實讓怕痛又愛美的年輕族群趨之若鶩。

現在台北幾家知名穿孔店都推出了朔望套餐,包含月相諮詢、穿孔部位建議和後續保養服務。價格從800到3000元不等,視穿孔難度和使用材質而定。特別的是,這些工作室還會幫客人記錄穿孔當天的月相,做成專屬的月相卡,完全擊中台灣年輕人愛打卡紀錄的喜好。

最近走在街上,發現好多女生耳朵上都多了閃亮亮的耳環,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最近超紅的「朔望耳洞」!為何大家都在瘋朔望耳洞?5個你該知道的理由,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話題。首先要知道的是,朔望耳洞其實是根據月亮週期來選擇穿耳洞的時間,聽說這樣可以減少發炎機率,而且傷口癒合更快,難怪這麼多人願意嘗試。

說到朔望耳洞的好處,真的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根據不少穿過的人分享,配合月亮週期穿耳洞,紅腫的情況真的比較少,而且恢復期也縮短很多。這跟傳統隨便找時間去穿耳洞比起來,差別真的蠻明顯的。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朔望耳洞比較不容易發炎,但事後的保養還是不能馬虎,該擦的藥膏、該避免的動作一樣都不能少。

優點 說明
傷口癒合快 配合月亮週期,身體修復能力較強
發炎機率低 選擇適當時間穿洞,減少感染風險
疼痛感較輕 據說朔望時穿耳洞,痛感會比較不明顯
選擇性多 可以配合個人星座或生肖選擇最佳時間
話題性高 成為近期女生間最夯的討論話題

除了上面提到的優點,朔望耳洞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可以根據個人的星座或生肖來選擇最適合的穿耳洞時間。像是火象星座可能適合在新月時穿洞,水象星座則適合在滿月時進行,這種個人化的選擇讓整個穿耳洞的過程變得更有意義。而且現在很多專業的穿耳洞工作室都有提供這方面的諮詢服務,讓你可以更精準地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時機。

說到穿耳洞的價格,其實朔望耳洞跟一般穿耳洞的收費差不多,大概落在300-800元台幣之間,主要還是看選擇的耳環材質和工作室的專業程度。雖然價格沒有特別貴,但因為要配合特定時間,所以建議大家一定要提前預約,不然很容易撲空。特別是遇到農曆初一、十五這種熱門時段,很多工作室都會被預約爆滿呢!

朔望耳洞

朔望耳洞何時打最好?避開這些時段才不會發炎,這是很多愛美女孩最關心的問題。其實打耳洞除了要選對店家,時間點也很重要!根據老師傅的經驗,避開某些特殊時段真的能降低發炎機率,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實用小知識,讓你美美戴耳環不用提心吊膽。

首先要注意的是生理期前後3天絕對要避開!這時候免疫力比較差,傷口容易紅腫,我朋友就是不信邪硬要打,結果耳垂腫得像小籠包,整整痛了兩週。再來是季節交替的時節,特別是3-4月跟10-11月,天氣忽冷忽熱容易流汗,潮濕環境會讓細菌滋生,建議選在穩定的春秋季中期比較保險。

不適合時段 原因說明 替代建議
生理期前後3天 免疫力下降易感染 等結束後1週再打
季節交替期 溫差大傷口難照顧 選氣溫穩定的月中旬
夏季正午 流汗多易滋生細菌 改早上或傍晚涼爽時段
感冒期間 身體抵抗力不足 完全康復後再預約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打完耳洞後的保養時機也很講究。早上9-11點是皮膚修復力最好的時段,建議選這個時間去打,後續照顧會比較輕鬆。記得避開下午1-3點這種容易流汗的時間,我有次就是中午跑去打,結果才半天耳針就被汗水浸得發癢,差點就要發炎了。如果是在夏天,最好選在有冷氣的地方打,打完直接回家休息,不要頂著大太陽到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