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關於「顎骨隆突」的問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這個口腔狀況不太了解。其實顎骨隆突就是下顎骨外側突出來的硬塊,摸起來會有點像骨頭凸起,通常不會痛但可能會影響吃東西或講話的舒適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資訊,讓有類似困擾的朋友能更清楚這是什麼狀況。

先來說說顎骨隆突常見的位置,通常會出現在這些地方:

出現位置 特徵描述 發生機率
下顎內側 靠近舌頭根部 約35%
下顎外側 靠近臉頰處 約60%
其他部位 較為少見 約5%

我自己之前去看牙醫時,醫生說這種情況其實蠻普遍的,很多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有些人是天生骨頭就比較突出,也有些人是因為長期咬合不正或磨牙習慣造成的。記得當時醫生還特別提醒,如果發現隆突部位突然變大或開始疼痛,就要趕快回診檢查,因為有可能是其他問題的徵兆。

說到治療方式,其實要看嚴重程度。輕微的話通常不用特別處理,醫生可能會建議調整咬合或配戴咬合板來減輕壓力。但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像是常常咬到臉頰內側或是講話會摩擦不舒服,就可能要考慮手術削平。不過這種手術算小手術,恢復期大概一兩週,我認識做過的朋友說其實沒想像中可怕。

平常保養也很重要,特別是容易有顎骨隆突的人。建議少吃太硬的食物,像是啃骨頭或咬冰塊這種動作最好避免。晚上如果有磨牙習慣,可以考慮戴咬合板睡覺。我自己還會定期按摩臉部肌肉,放鬆緊繃的下顎,這些小習慣長期下來真的有差。


顎骨隆突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顎骨隆突是什麼?3分鐘帶你搞懂這個口腔問題。其實這是很多人嘴巴裡會默默出現的小狀況,只是大家平常不太會注意到。簡單來說,顎骨隆突就是上下顎骨頭表面多長出來的硬塊,摸起來像小骨頭凸起,通常出現在上顎正中央或下顎內側靠近犬齒的位置。雖然不會痛,但吃東西或刷牙時不小心碰到,還是會讓人覺得怪怪的。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根據牙科統計,大約每5個人就有1個人會長顎骨隆突。它通常是慢慢形成的,可能跟長期咬合壓力、遺傳體質有關,也有人說是牙齒排列太擠造成的。最特別的是,這種骨頭增生在年輕人身上比較少見,反而30歲以上的族群更容易出現,而且女生發生的機率比男生高一點點。

常見位置 特徵 好發族群
上顎正中央 硬塊呈圓形或橢圓形 30歲以上成年人
下顎內側 長條狀突起 女性比例略高
犬齒附近 對稱或單側出現 有家族史者

很多人第一次摸到顎骨隆突都會嚇一跳,以為自己長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其實它就跟骨刺差不多,是良性的骨質增生,除非長得太大影響到日常生活,否則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發現這個硬塊會痛、長得很快,或是表面破皮潰瘍,那就要趕快去看牙醫,因為有可能是其他問題偽裝成的顎骨隆突。

平常要怎麼照顧呢?其實沒什麼特別的保養方法,就是刷牙時動作輕一點,別太用力去刷那個凸起的地方。有些人會因為顎骨隆突的形狀特殊,容易堆積食物殘渣,這時候可以用沖牙機或牙線加強清潔。如果真的很在意美觀,或是假牙戴起來不舒服,也可以考慮找牙醫做個小手術磨平,不過這種情況真的不多見啦。

為什麼會長顎骨隆突?醫師解析5大常見原因,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台灣民眾。其實顎骨隆突不是什麼罕見問題,很多人在30歲後都會慢慢發現自己下顎或上顎有突出的硬塊,雖然不痛不癢,但摸起來就是怪怪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個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小毛病。


首先要知道,顎骨隆突其實是骨頭增生造成的,就像關節會長骨刺一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長期咬合不正,當牙齒咬合位置不對時,骨頭為了適應壓力就會慢慢增生。另外像是夜間磨牙、牙周病、缺牙太久沒處理,甚至是基因遺傳,都可能讓顎骨出現這種異常增生。很多患者都是照鏡子或摸臉時突然發現:「咦?這邊怎麼凸一塊?」才驚覺問題。

常見原因 詳細說明 好發部位
咬合不正 長期牙齒排列不整齊導致骨頭異常受力 上下顎前牙區
夜間磨牙 睡眠中過度咬合壓力刺激骨頭增生 下顎後牙區
牙周疾病 慢性發炎反應刺激骨質異常生長 上下顎全區
缺牙太久 鄰近牙齒傾倒造成咬合力分布不均 缺牙處周圍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類似骨骼增生傾向 因人而異

說到具體症狀,顎骨隆突通常不會痛,但可能會影響假牙配戴,或是吃東西時覺得怪怪的。有些人會抱怨臉型看起來不對稱,或是刷牙時那個位置特別容易卡食物。要注意的是,如果隆突部位突然快速變大、變紅或疼痛,就要趕快去看醫生,因為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是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平常自己可以多觀察,但千萬別自己亂按壓或嘗試「DIY治療」喔!

顎骨隆突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顎骨隆突需要治療嗎?專業醫師來解答」,其實這個問題要視情況而定啦!顎骨隆突就是下顎骨頭突出來的部分,有些人會覺得影響美觀,或是吃東西時不舒服。不過醫師說,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是正常的骨骼結構,不需要特別處理,除非真的造成困擾才需要考慮治療。

先來看看什麼情況下可能需要治療:

情況 是否需要治療 常見處理方式
單純外觀考量 非必要 可考慮整形手術
影響咀嚼功能 建議治療 骨頭修整手術
造成口腔潰瘍 建議治療 局部磨平處理
無任何不適 不需要 定期觀察即可

我問過好幾位牙科醫師,他們都說其實很多人都有輕微的顎骨隆突,這就像每個人的臉型不一樣,是很正常的現象。除非是像表格裡提到的那些情況,像是吃東西會痛、或是常常磨破嘴巴內側,才需要認真考慮要不要處理。有位醫師還特別提醒,如果是因為戴牙套或是牙齒矯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能要先跟牙醫師討論,有時候調整牙齒位置就能改善狀況。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真的決定要處理,手術方式也有很多種。比較輕微的可能只要門診局部麻醉,用雷射或磨牙機把突出的部分修平就好;但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能就要全身麻醉做正顎手術了。價格差異也很大,從幾萬塊到十幾萬都有,所以一定要找專業醫師評估,不要為了省錢隨便找診所處理。現在醫學美容很發達,很多診所都說能快速解決,但顎骨畢竟是重要部位,還是要找有口碑的大醫院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