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越來越悶熱,大家是不是也覺得家裡空氣不流通啊?說到窗戶通風這件小事,其實學問可大了!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如果不好好處理通風問題,不只會覺得悶,還容易讓家具發霉、滋生塵蟎。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窗戶通風技巧,讓你家的空氣自然對流又省電。
首先要注意開窗的時機,很多人以為整天開著窗最好,其實不然。像我住在台北盆地,早上9點到下午3點是空氣最差的時候,這時候開窗反而會讓PM2.5跑進家裡。建議可以參考這個簡單的時間表:
時段 | 建議開窗時間 | 備註 |
---|---|---|
清晨 | 5:00-7:00 | 空氣最新鮮 |
傍晚 | 17:00-19:00 | 溫度下降對流最好 |
雨天前後 | 隨時 | 濕度高要特別注意除濕 |
再來就是窗戶的開法也有講究。傳統的推拉窗其實通風效果最差,因為開口只有一半。如果是橫拉式的氣窗,記得要把窗扇交錯打開,讓空氣可以形成對流。我家去年換了上下推的懸窗,發現通風效率好很多,而且下雨天也不用急著關窗,因為窗戶是斜著開的,雨水不太會潑進來。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台灣常見的鐵窗問題。很多人家裡為了安全裝了鐵窗,結果把風都擋住了。其實現在有種新型的逃生鐵窗,中間可以完全打開,平時通風完全沒問題,遇到緊急狀況又能快速逃生,真的是一舉兩得。我表姊家去年裝了這種,她說夏天至少涼快兩度,電費也省了不少。
最後要提醒大家,通風不只是開窗就好,家具的擺放位置也很重要。衣櫃、書櫃這種大型家具最好不要擋在窗戶前面,不然風根本進不來。我鄰居阿嬤超可愛,她會在窗邊掛一條絲巾,看飄動的方向就知道風從哪裡來,然後調整家具位置,這招真的很實用!
最近天氣熱到爆,很多人都會想說開窗通風應該會比較涼快吧?但奇怪的是,為什麼夏天開窗反而更悶熱?原來這樣通風才對!其實這跟空氣流動的原理有很大關係,夏天室外溫度常常比室內高,隨便開窗反而會讓熱空氣灌進來,整個房間就像蒸籠一樣悶到不行。
首先要了解的是,通風不是單純把窗戶打開就好,而是要創造對流。台灣夏天常常是無風狀態,這時候如果只開單邊窗戶,空氣根本不會流動。最好是選擇家裡對向的兩扇窗戶同時打開,讓空氣有進有出,這樣才能真正帶走室內的熱氣。特別是下午2-4點最熱的時候,建議可以把窗簾拉上阻隔陽光直射,等傍晚再開窗會比較有效。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夏天開窗的小技巧:
時段 | 建議做法 | 注意事項 |
---|---|---|
上午6-9點 | 開窗通風 | 這時室外溫度較低 |
中午12-15點 | 關窗+拉窗簾 | 避免熱空氣進入 |
傍晚17-19點 | 對向開窗創造對流 | 搭配電風扇效果更好 |
晚上22點後 | 開窗+開電扇 | 讓涼空氣循環 |
另外很多人都忽略一個重點,就是開窗的高度也會影響通風效果。熱空氣會往上跑,所以如果把高處的氣窗打開,讓熱空氣從上面散出去,同時低處的窗戶留個縫讓涼空氣進來,這樣就能形成自然的對流循環。特別是住在公寓的朋友,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真的會比隨便開窗來得涼爽很多。
現在很多新建案都有設計通風井或是中庭,其實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如果家裡剛好有這種設計,記得要把對著通風井的窗戶打開,讓空氣可以從這邊流動。住在都市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外面空氣很髒,這時候可以考慮裝個紗窗或是空氣清淨機,但重點還是要讓空氣有流動的路徑,不然只靠冷氣其實也很耗電。
台北潮濕天氣怎麼開窗?3個小技巧讓家裡不發黴
台北的濕氣重到連牆壁都會流汗,尤其現在7月梅雨季剛過,室內濕度動不動就破80%,衣服曬不乾就算了,連木頭家具都開始長白毛。今天來分享3個在地人都在用的開窗秘訣,不用買除濕機也能讓家裡保持乾爽!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掌握開窗黃金時段,很多人以為整天關窗最好,其實反而會讓濕氣悶在室內。建議參考下面這個時間表來調整:
時段 | 建議開窗方式 | 原因說明 |
---|---|---|
清晨6-8點 | 對角開窗15分鐘 | 這時露水已乾,空氣較清新 |
中午11-13點 | 單側開窗30分鐘 | 陽光最強,濕度最低的時段 |
傍晚17-19點 | 全部關窗 | 避免夜間露水入侵 |
再來是創造空氣對流,只開一扇窗等於沒開!要記得「進風窗開小、出風窗開大」的原則。像是客廳如果面向東北季風方向,就把窗戶開15公分縫隙,同時把對角線的廚房氣窗全開,這樣濕氣才不會停滯在某個角落。浴室記得裝抽風扇,洗完澡馬上開20分鐘,磁磚縫才不會黑黑的。
最後超實用的防潮小物搭配法,在窗框邊放報紙或咖啡渣能吸濕氣,衣櫃掛除濕盒記得把塑膠膜撕開。我阿嬤教的秘方是用洗衣粉+絲襪自製除濕包,放在窗台邊效果比市售產品更好,結塊後還能拿來洗衣服完全不浪費。最近發現把舊報紙捲成條狀塞在鋁窗軌道,既能防雨水滲入又通風,超級省錢!
租房族必看!小套房窗戶通風的5個聰明方法
最近天氣越來越悶熱,住在小套房的你是不是也覺得房間空氣不流通,開冷氣又怕電費爆表?別擔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通風小技巧,讓你的小空間也能保持空氣清新,住起來更舒服。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對流」概念,就算窗戶只有一個也能創造空氣流動。建議在窗戶對面放一台小風扇往外吹,把熱空氣排出去,這樣新鮮空氣就會從門縫或其他縫隙進來。如果預算許可,可以考慮買個循環扇效果更好喔!另外窗簾的選擇也很關鍵,輕薄的紗簾既能遮隱私又不會擋風,比起厚重布簾更適合小套房使用。
再來分享幾個實用的通風小物,這些都是租屋族的好幫手:
物品名稱 | 用途 | 大約價格 |
---|---|---|
磁吸式紗窗 | 防蚊又通風 | NT$200-500 |
窗戶導風板 | 引導風向 | NT$150-300 |
迷你除濕機 | 降低濕度 | NT$1,500起 |
空氣清淨機 | 過濾髒空氣 | NT$3,000起 |
壁掛式電扇 | 節省空間 | NT$800-1,500 |
除了這些工具,日常習慣也很重要。建議每天早上起床後先把窗戶全開10-15分鐘,讓累積一晚的濁氣散出去。如果是住在低樓層擔心安全問題,可以裝個窗戶限位器,既能通風又不怕小偷闖空門。浴室記得隨手關門,不然濕氣跑到房間裡會更悶熱,洗完澡也要記得開抽風機至少30分鐘。
最後要提醒大家,通風和防盜要兼顧!特別是住在老公寓的租屋族,可以在窗戶加裝簡易警報器或防盜磁鐵,既不會影響通風又能多一層保障。這些方法都不需要房東同意就能自己動手做,超級適合不能隨便改裝的租屋族。希望這些小技巧能幫助你打造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