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住酒店禁忌知多少?這些小細節不注意可能會影響你的住宿體驗
每次出遊住酒店,總會聽到長輩說「進房要先敲門」、「拖鞋不要擺太整齊」這些住酒店禁忌,雖然聽起來有點玄,但其實背後都有它的道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注意事項,讓你的住宿更安心。
進房前的注意事項
很多人一拿到房卡就急著衝進房間,其實有些小動作可以先做。首先,進門前可以先輕敲三下門,說聲「打擾了」,這個動作雖然看起來有點迷信,但能讓自己心理上更踏實。進房後先別急著躺床上,最好把燈全部打開,檢查一下房間各個角落,特別是浴室和衣櫃這些比較隱蔽的地方。如果發現房間有異味或是感覺特別悶,可以要求換房,畢竟住起來不舒服的房間會影響整趟旅程的心情。
房間內的禁忌行為
禁忌行為 | 可能影響 | 替代做法 |
---|---|---|
鞋子整齊朝床擺放 | 民俗說法容易招陰 | 鞋子隨意散放或鞋頭朝外 |
半夜在房內吹口哨 | 老一輩認為會招來不乾淨的東西 | 改聽音樂或看電視 |
把衣服掛滿衣櫃 | 可能影響房間氣流 | 只掛必要衣物,其他收進行李箱 |
使用不明宗教物品 | 可能帶有他人能量 | 發現後可請房務人員處理 |
浴室使用小提醒
酒店的浴室雖然看起來乾淨,但有些地方要特別注意。像是毛巾最好不要直接拿來擦臉,可以自己帶慣用的毛巾或是一次性洗臉巾。浴缸使用前最好先用熱水沖洗過,畢竟你不知道上一位客人是怎麼使用它的。還有就是馬桶蓋放下來再沖水,這個習慣不管在酒店還是在家都應該養成,可以避免細菌噴濺到牙刷等個人物品上。
睡眠品質的關鍵
想要在酒店睡得好,床位的選擇很重要。盡量不要選靠電梯或逃生梯的房間,這些地方通常比較吵。如果不得已住到這樣的房間,可以要求多要幾個枕頭,放在靠噪音源的那側,多少能隔絕一些聲音。另外,睡覺時留一盞小燈不只是為了安全感,萬一半夜要起來上廁所也不會因為太暗而跌倒。有些人會帶自己習慣的枕頭套或小毯子,這確實能幫助更快入睡,畢竟熟悉的氣味會讓人比較放鬆。
住酒店千萬別做這些事!台灣人最常犯的禁忌整理
每次出去玩住酒店,總有些小細節容易被忽略,但這些禁忌可是會影響住宿品質甚至安全喔!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最常踩的雷,下次入住前記得避開這些地雷行為啦~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一進房門直接跳上床」!很多人習慣把行李一丟就撲向床鋪,但其實床單、被套可能藏著看不見的灰塵或前一位房客留下的皮屑。建議先檢查床鋪有沒有異物或污漬,最好自備酒精噴霧簡單消毒,特別是現在疫情後時代更要注重衛生。
再來就是「把貴重物品隨手放房間」這點超危險!台灣人常覺得酒店很安全,就把錢包、3C產品亂丟在桌上。但其實清潔人員進出時難免有風險,最好還是鎖進保險箱或隨身攜帶。之前就有朋友把AirPods忘在床頭,退房後才發現不見了,找都找不回來…
禁忌行為 | 可能後果 | 建議做法 |
---|---|---|
用熱水壺煮內衣褲 | 殘留細菌污染 | 自備折疊水壺或買瓶裝水 |
半夜大聲講電話 | 被隔壁房客投訴 | 到走廊或大廳講電話 |
偷帶寵物入住 | 被罰清潔費甚至列入黑名單 | 事先確認酒店寵物政策 |
另外很多人會「把濕毛巾掛在消防設備上」,這其實超危險!台灣氣候潮濕,毛巾沒乾可能會觸發煙霧偵測器,之前就有案例因為這樣造成誤報,整層樓警鈴大作超尷尬。還有「退房時順走備品」也要注意,基本的洗髮精、牙刷帶走沒問題,但連浴袍、吹風機都打包就太超過了,可能會被酒店追討費用喔!
為什麼住飯店要敲門?資深房務員曝入住必知禮儀
每次入住飯店時,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些人會先敲門再進房間?這可不是什麼迷信行為,而是有實際原因的!一位在五星級飯店工作超過10年的房務員阿明就分享,這個小動作其實是飯店業內都知道的基本禮儀。他說很多客人會覺得奇怪,但其實敲門是為了給可能還在房內的前一位客人或工作人員一個緩衝時間,避免直接開門撞見尷尬場面。
除了敲門這個小細節外,阿明還透露了幾個住飯店時應該注意的禮貌:
注意事項 | 原因 | 小技巧 |
---|---|---|
進房前先敲門 | 避免打擾到可能還在房內的人 | 敲門後等待3秒再開門 |
不要把濕毛巾丟床上 | 會增加房務人員整理難度 | 集中放在浴室地板上 |
使用過的餐具要集中 | 方便房務人員收拾 | 可以放在托盤或桌邊 |
不要隨意移動家具 | 可能造成損壞或影響打掃 | 需要移動前可先詢問櫃檯 |
阿明特別提到,很多客人不知道飯店的床單其實都有固定的更換流程,不是每天都會全部換新。他建議如果真的很在意衛生,可以在入住時直接要求全部換新,飯店通常都會配合。另外,他也提醒大家退房時最好把垃圾集中放在垃圾桶內,不要把用過的衛生棉或食物殘渣隨意丟在房間各處,這樣不僅不衛生,也會增加清潔人員的工作負擔。
說到飯店禮儀,阿明笑著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有次他遇到一位客人,每次出門都會把拖鞋擺得整整齊齊,床鋪也自己整理好,甚至還會留小紙條感謝房務人員。這種貼心的舉動讓整個房務團隊都覺得很溫暖,後來他們特別準備了小點心送給這位客人。阿明說,其實房務人員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客人尊重他們的專業和工作環境。
住飯店哪個樓層最忌諱?台灣人最在意的樓層選擇
每次出遊訂飯店,選樓層總是讓人猶豫不決。台灣人對某些樓層特別敏感,不是單純迷信,更多是結合生活經驗和傳統觀念的考量。今天就來聊聊大家最在意的幾個樓層,下次訂房前可以參考看看。
說到忌諱的樓層,4樓絕對是榜首!因為諧音「死」的關係,很多飯店乾脆跳過這個數字,直接標示3A或5樓。不過現在年輕人比較不在意這個,反而覺得4樓房價可能更划算。另外8樓也不是人人都愛,雖然諧音「發」,但有些人覺得「七上八下」不吉利,特別是做生意的長輩特別在意。
樓層 | 忌諱原因 | 台灣人接受度 |
---|---|---|
4樓 | 諧音不吉 | 普遍避開 |
8樓 | 七上八下 | 年長者較在意 |
13樓 | 西方忌諱 | 國際飯店常見 |
頂樓 | 安全疑慮 | 看個人偏好 |
除了數字忌諱,台灣人選樓層也很注重實際感受。像是最低樓層容易有噪音問題,特別是靠近大廳或餐廳的房間,半夜都可能聽到行李拖行的聲音。有些飯店把健身房或宴會廳設在中間樓層,這些樓層就要小心半夜還可能聽到跑步機或宴會喧鬧聲。我朋友上次住10樓,剛好夾在游泳池和酒吧中間,整天都聽到撲通跳水聲和音樂聲,根本沒辦法好好休息。
老一輩的台灣人還特別在意「路沖」問題,就是房間窗戶正對馬路或巷子。他們覺得這樣風水不好,所以會要求住高一點避開。現在很多商務飯店把吸菸房設在特定樓層,不抽菸的人一定要確認清楚,不然整晚都被菸味薰得睡不著。我有次不小心訂到吸菸樓層,進房就聞到一股陳年菸味,連換三間房都一樣,最後只好硬著頭皮住下來。